了凡晚年的诗歌是用来宣泄情绪的
了凡存世的诗歌不多。据儿子袁俨介绍,了凡60岁之前的诗文保存下来的不多,原因是他没有保存意识。袁俨懂事后,才开始有意收藏父亲的诗文。现存的诗词基本上是被罢官削籍后写的,流露的情绪有些消极。

明代的文人都会写诗,差别在水平高低。了凡,历史身份是一个圣贤身心学问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他的传播途径是编著、出版科举教辅图书。他从22岁开始编著教辅图书,几十年成了畅销书作家,连续出版了多种多版。他本身是一个文章大家,是八股文制艺名家。通过指导作文,来传播圣贤身心学问,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他指导作文,万变不离其中,说一千道一万,最后总要归结到“修心”。怎么修心?静心。这就自然连接上儒家的“止、定、静、安、虑、得”“明德、亲民、止至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当然也连接上了佛家的戒、定、慧,连接上了道家的“抱一守中”“无为而治”。
有了最好的传播途径,他写诗就没有了传道的压力和需要。不像阳明,悟道后写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传道。尤其是晚年在绍兴讲学时,写的诗几乎是纯粹的道学诗。还有邵雍,《邵雍集》收录的的绝大部分诗,都是道学诗。
不为了传道,了凡写诗就恢复了诗歌的基本功能,抒发和宣泄情志。罢官削籍后,诗歌中流露的很多是消极情绪,“泪、悲、愁”这些字眼频繁出现。准备了几十年,一身本事,55岁起步,只做了五年多官。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不为时用、无处伸冤!换做谁,都会牢骚几句。“恨时花溅泪”,好好的春色、秋色,在他眼里都是一个悲愁,这叫“伤春悲秋”。

了凡是个修身养性的道人。读他的诗,不要被这些诗歌中流露出的情绪误导。他的一些不良情绪,写写诗,抚抚琴,就被宣泄掉了,就烟消云散了。否则的话,哪还是一个修行人!
这是诗歌的本来功能!高兴了,喊几声,歌咏一会儿:不高兴了,吼几声,悲歌一会儿。情绪稳定下来,该干啥干啥去!
了凡这些诗,虽然有悲有愁,却仍然显得很安详。那个悲愁的心境,很纯净。悲愁,仅仅是一泓秋水上的几丝涟漪,水深之处,是永远的静谧。这几丝悲愁,是稍微被微风引诱了一下,风息后涟漪也就没了。
介绍几句好诗:
比如描写友谊的:“君为云间日,我作园中葵”;
描写五次考试失败的:“长安五上书,独立泪如雨”;
描写有冤无处伸的:“明主九天高,有怀不得吐。驱车出东门,脉脉泪如雨”;
描写孤独的:“举杯私问月,今夜为谁圆”;
描写缺少知音的:“相逢不相契,知己只清霜”;
描写怀才不遇的:“天子年方少,书生已白头”。

作为修道人,了凡的诗写得比邵雍和阳明多了一份安详,虽然有悲有愁,读起来不沉重,不焦虑。给人的觉受是,心如明镜,观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顺来不轻狂,逆来顺着受。这就是人生!
最后,说一个修学方法:会作诗的作作诗,不会作诗写写文,把不良情绪、亏心事、恶心事,不便于对人说的,倾诉到一张纸上,工工整整,恭恭敬敬,写出来,吐出来,加一个意念,心中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都灌注到这张纸上。然后,郑重地点燃纸张、化为灰烟。有的人这样受益过。这是经验之谈。
(像贾浅浅那样写诗,会写字的都应该会写诗)
2022年8月24日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