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清明趣谈(2)|| 漫谈上巳节

2022-04-01 22:58:37来源: 实修实学

打印 字号: T|T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就是说暮春的时候,天气和暖,春耕之事完毕以后,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这就是描写了当时的一种情景。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民间说法“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由于上巳日和轩辕黄帝诞辰是同一天,近年来也有不少专家倡议将三月三日同时设为“中华圣诞节”,以扩大黄帝文化和上巳节的影响。
 
古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上巳节,其主要风俗以踏青、祓禊沐浴为主。这一日人们临河洗浴,祛邪求吉,野外踏青,自由春游,侧面反映了人们在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困束后迫切希望调整萎靡的精神,焕发春天的朝气。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所谓“禊”,即“洁”,“祓禊”(fú xì)就是通过自洁而祛除灾病的仪式。为什么选择上巳这一天呢?《风俗通义·祀典·禊》中说:“巳者,祉也”。故而上巳,指的就是既除病,又祈求福祉降临。
 
据文献记载,先秦时代,以沐浴消病邪的风俗便已盛行;周朝时,每逢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就用香熏的草药沐浴,进行“祓除衅浴”之礼。这个时候已演化成一种制度,并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汉代将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定为节日,谓之“上巳节”。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由于社会风尚的变革,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上巳节也逐渐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临水宴饮的节日。皇帝在曲江边宴请群臣,百姓也会到水边进行郊游,还形成了新的趣俗——曲水流觞。到了唐朝,上巳节已经发展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再加上唐朝自由绚丽的文学加以咏颂,这一节日焕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宋朝后期,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除重要节日外,朝廷不再鼓励举办春游、祓禊(fú xì)等仪式。三月上巳节逐渐衰微,只在民间流传且不再是全国性习俗。明初,朱元璋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带领大臣们外出郊游,“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便生动描绘出这一天的盛况。清朝,除少数极大传统节日外,诸如上巳节之类的庆祝活动便受到严格的管制。民国时期,民国政府曾下令废除上巳节,但三月三“消灾除凶”这一风俗在民间还有所保留。例如,北京一带每逢三月三日,生病之人便会用流动的水进行清洗,意在让流水带走病痛;江苏吴中地区的人们在三月三日,会将野菜花放到灶边,以厌虫蚁;安徽寿春地区,男女多会在水边饮酒,以消除不祥,妇女小孩会将荠菜花插于发间,寓意着一年内不会得头晕之病。
 
在古时,踏青郊游是上巳节一重大习俗,也正因这一习俗,上巳节有了另外一个众人鲜知的名称——女儿节,是中国三大传统情人节之一。上巳节这一日,青年男女聚集郊外水边嬉戏,如此一来,就提供了“遇见爱情”的契机。春日里,春光明媚,春心萌动的单身青年男女在青草初露的郊外,感受春风拂面,在充满自由浪漫气息的旷野,倾诉彼此的爱慕。据载,汉武帝便是在19岁那年的上巳节遇到歌女卫子夫,对其一见钟情并相伴几十年。可见,中国古代情人节要比古罗马的情人节早上千年。但到宋代,理学的盛行使得这一浪漫的节日失去了存在的环境,它的 “情人节”功能也逐渐被人遗忘。
 
农历三月初三,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黎族三月三节、畲族三月三、布依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报京三月三等都相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西地区对于三月三颇为重视。广西壮族有“歌圩节”“歌仙节”,相传为纪念歌仙刘三姐而举行。人们赶歌圩、搭歌棚、办歌会,青年男女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嬉戏娱乐,终日歌声不断,成为今之“歌节”;广西三江侗族有“花炮节”。花炮三响,象征团结、幸福、吉祥。花炮鸣放升空后,各村寨芦笙队、狮子队争抢花炮圈,夺得者获优胜。还要举行文体活动,唱侗戏、赛芦笙、射箭斗鸟。附近的苗、瑶、壮、汉等民族民众亦前往参加。
 
上巳节节日内容的不断变化,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由于与清明节的时间邻近,形式相似,便逐渐与清明节整合,踏青郊游的习俗也被传至清明节。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