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迎春:王安石意气风发,宋之问抖抖豁豁

2022-02-07 19:57:14来源:密斯赵的博客

打印 字号: T|T
       同样是冬去春来迎新季,为什么王安石意气风发而宋之问抖抖豁豁呢?
   
元日(小欢喜手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出生,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21岁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46岁的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次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以解政局之困。于是,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思路。所以王安石看到人们过新春的情景,更加坚定了“除旧迎新”的政治主张,写下了这首通俗又积极的诗。彼时彼刻,王安石当然意气风发。不过世事却难为人所料,哪怕是王安石这样的人物。
      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正式主持变法。哪知因守旧派反对,短短四年就令其被罢相。一年后,神宗再次起用王安石,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一直到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在郁闷中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发明“近乡情怯”的宋之问是谁?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家世一般,但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擅长文辞。考中进士后,任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
        武则天掌权后,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问被召分直内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参军,后又入崇文馆充学士。天授元年(690年)秋,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入阁。34岁的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
        武则天爱好文词乐章,有一次游洛阳龙门时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赐锦袍。之后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成奉上,武又把锦袍转赐给他。如果光是作诗媚上也就算了,他还去攀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这一切,未来的唐中宗李显都看在眼里。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则天退位并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十月,李显就将宋之问贬为泷州参军。泷州(今广东罗定)地处岭南,北方的官员被贬到那里后往往不能生还。十二月,武则天去世。
       次年春,已经50岁的宋之问实在不想在岭南等死,想趁武则天去世后朝中混乱的时候,投靠人脉,捞回官职。于是打算冒险逃回洛阳,这首诗就是他途经汉江时写的。难怪抖抖豁豁不敢问故乡来的人,心怀鬼胎啊。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杀武三思父子后被杀。宋之问上表,歌颂武氏父子功德,请造唐中宗神武颂碑,获得赏识,重回官场。滑稽的是,他攀附的积习不改,后来因为投靠永乐公主而遭太平公主忌恨。太平公主告诉亲哥哥唐中宗李显后,李显又把他贬到了浙江绍兴作越州长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