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故事】“神农尝百草”与香~
如果想探寻中国香文化的源头,那我们可以从神农尝百草说起,华夏人民用香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人们用香来供奉神明,亦可达到辟秽清洁的目的。
在医术不发达的年代,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免除病虫害和疾病的困扰。
历代人民延续了这一做法,他们用不同的香具、不同的出香方式,把不同的香料薰烧于礼仪、宗教、医疗、社交、居家生活、个人怡情等活动中。

香文化的性质与内涵不仅仅是闻闻香料味道和香席仪式的展示,香文化是综合艺术文化,又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比如香具的功能、造型、纹饰等,是历代人们对艺术与哲学的思考后形成的,这是香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超越香料出烟、出香的“形而上学”。
古代香道
概括起来说,香文化由香料、香具、香席等等的出香活动共同组成,实现从生理感受到心理感受的升华。显然,博大精深的香文化不单单是品味香的味道和展示香席的仪式。
汉晋时期的香文化是“百姓敬鬼神,凭香烟缥缈;贵胄玉临风,赖香送温情。”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
苏合香、鸡舌香、沉香、木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魏晋南北朝时,熏香在上层社会更为普遍。同时,道教、佛教兴盛,两家都提倡用香。
隋唐时期的香文化是“三教传天音,把香助冥想;帝王堂前燕,飞羽扬仙烟。”在唐代,对香品的用途有了完备细致的分类;再具体细分,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儒家有儒家的香,不同的修炼法门又有不同的香……可以说在唐代已经是专香专用了。
正是由于唐代的发展,后来香文化的普及成为一件自然的、也是十分必然的事。
宋元明清时期的香文化是“千家香世界,万户尽烟中;天地人三界,无日不缭绕。”宋代之后,不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宋代之后,与“焚”香不同的“隔火熏香”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

近现代香道
近现代的香文化是“硝烟乱眯眼,人家尽冷香;
一阵香风过,中华又腾烟。”随着近现代中国贵族阶层的日渐式微,中国的香文化也日渐式微。
同时,近现代的思想思潮、特别是文人阶层在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上的嬗变,自魏晋以来长期支持推动着中国香文化发展的力量越来越衰弱。
在这种情势下,早已融入了书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渐行渐远,失去了安神养生、美化生活、陶冶性灵的内涵,而主要是作为祭祀仪式被保留在庙宇祭祀之中。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昌盛,中国香文化也必将焕发蓬勃生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展露出美妙夺人的千年神韵。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中国古代军队里的官职
- ·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 · 感恩母亲节祝普天下王氏母亲节日快乐!
- · “王”字的造字本义考
- · 年岁别称与寿称
- · 列祖列宗生平简介
- · 明朝皇帝列表
- · 科举名词解释-科考功名及生员名词
- ·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王姓多半有贵族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