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为什么中秋节要祭月和赏月

2021-09-20 15:00:31来源: 谱亲文化

打印 字号: T|T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礼俗。它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祭月”赏月”都是后人为了让中秋节更加的丰富多彩而加上去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据史料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但也只是提到的是“中秋”,而并非为中秋节。对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古人很早已根据二十四节气划分开来。一年十二个月,每季三个月。按农历来说,春季的一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夏季的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秋季的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这个也就是人们现在说的“三春”“三夏”“三秋”“三冬”的说法。
       中秋节之所以叫中秋节,因为农历的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八月又是秋季作物成熟的季节,传统的孝道文化促使人们把收获的喜悦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于是这个时候便有了串亲访友的礼俗。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古人可能因为这就把八月十五定成了一个中秋节”的礼俗。
      有人说,不是明朝朱元璋起义,为了传递信息,把纸条放在月饼里,才有了中秋节的由来吗?其实这只能说他是趁八月十五送月饼的礼俗,后来有了送月饼,吃月饼的说法。
关于月饼的说法
       据说很早以前人们也吃月饼,但当时的名字不叫月饼,人们称为“胡饼”。因为那时的月饼主料以胡桃仁、葡萄干等果脯为馅,因此而取名“胡饼”。
       传说在唐朝的时候,有一年八月十五晚间杨贵妃和唐玄宗一起赏月,侍女们送上的夜宵就是这种“胡饼”,杨贵妃十分喜欢吃,就问这种饼的名字,有个宫女说是“胡饼”,杨贵妃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于是唐玄宗就说这饼很像是天上的圆月,干脆就叫它月饼好了,于是,后来就将“胡饼”改名成了“月饼”的名字。
       为什么八月十五祭月
       祭月活动由来已久,由于古人都很迷信,无法对自然界的一切做出合理的解释,认为无论什么事情是老天爷安排好的,天旱天涝,丰收与自然灾害都要祭祀神灵。据史记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但这些祭祀活动都是在二十四节气的交节点,“祭月”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可人们已有了中秋节的礼俗,也是为了既不忘孝道又不忘“祭月”,便把秋分“祭月”也加在了中秋节的礼俗上,以至八月十五中秋节有了祭月的习俗。
       为什么八月十五赏月
       赏月由来于古代的文人雅士,如宋代诗人苏武写有以咏月为主题的词《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玩月诗》序言中也记载有:冬天寒冷,不宜户外赏月;夏季常有浮云,月色的光辉被遮住;唯有秋高气爽的中秋,才是观赏圆月的最佳时机。
       这样的说法,只能说八月中秋是赏月的好机会,并不固定于八月十五赏月,更何况一个月的时间里,月圆的时间又不是八月十五,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六才是最好的赏月时间。
文人雅士有赏月的习惯,偏又遇唐朝的杨贵妃和唐玄宗八月十五一起赏月,于是,八月十五赏月也就成了一种习俗。
      总之,不管怎么说,“祭月”“赏月”加在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好事,一家人团团圆圆,“祭月”祈求风调雨顺,“赏月”谈古论今,其乐融融才是最主要的,更何况让中秋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是人们所喜欢的!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