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古诗,写尽了白露,写尽了人生

作者 :儒风君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1
家在的地方,就是团圆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儒风君说:
白露的物候里讲: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
鸿雁寄信传相思,等的人这个季节也要回来了。
奔波一年,出去的人也该跟随北燕归去。
通过鸟儿来讲相聚和团圆。
白露之后就是中秋,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杜甫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作者内心感慨万端。
白露生寒,映着皎洁的月光,内心涌出的是无限的思念。
家乡的月亮最是明亮,有亲人在的地方,才有温暖。

2
不畏时艰,不叹秋愁
《秋夜》
宋·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译文:
夜深了,淡淡的月光洒满了中庭,诗人依然睡不着;露水下降,乾坤清澄,银河耿耿,一片幽清寂静的星空。
请不要让西风吹尽了沙沙作响的树叶,我恐怕没了它们,到哪里去聆听阵阵秋声。
儒风君说:
白露天气转凉,秋风秋雨、枯木衰草、鸿雁枯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情绪状态。
南宋吴文英曾言:“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把“愁”拆为“心”与“秋”,
人们眼见得世界从一个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夏天,转向一个百卉俱腓、众芳摇落的秋天,难免不心生落寞之感。
秋风肃杀,秋天象征着繁华的消逝,也预示着冬日将至,万物凋萎的残酷未来。
此情此景,人又如何不愁。
诗人半夜难眠,表面说自己不愁,实际上依然是愁绪满腹。
秋天的萧条悲凉,极易使人产生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
这种情绪对人体并不友好,因此要注意放松心情,改变情绪。
平时晒晒太阳、听听歌、喝喝茶,改善不良情绪,尽量让自己心情舒畅。
3
天高云阔,秋日静好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译文:
早上的白露成了一团团的,马蹄过后都看不清蹄印。
园子里面看上去石头和树好像连在一起的,小船渡入江溪。
鱼儿在水面上欢悦,给马儿一鞭惊得鸟儿飞起。
才知道秋天的风景如此之美,清幽的小路实在是安逸。
儒风君说:
秋天不只有寂寥,也有静好。
风轻云淡,天高水长。此时的秋景既有水墨画的浓重,也有工笔画的细腻。
白露含秋,秋日静好,晶莹露珠折射出诗意韵味。
阳光明亮,疏朗有情,丝丝缕缕照得人心生暖意。
秋风把衣袖鼓起,让你清风满袖。
只有秋天的风才称得上一个清字,只有秋天的风可还人一份清爽。
人生悲喜交加的往事,与季节一起划过迷蒙的视线,来到秋天的白露。
点滴留存在记忆的年轮中,秋日静好!
4
人生百年,如露如电
《明月皎夜光》
无名氏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译文:
晶莹的露珠沾满了地上的野草,时节流转转瞬间又是夏去秋来。
树枝间传来秋蝉断续的鸣叫,燕子啊不知又要飞往何方?
儒风君说:
季节的转换如此突然,让诗人有些猝不及防。
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自己一天天老去,却没有半点功绩可言。
昔日同门也没有半点情谊,世事无常,人生虚幻。
《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家用露珠来比喻世间和人生,瞬时产生,瞬间破灭,一切都在生灭之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小小露珠也映现了大千世界。
无常是常。
如露水一样的世界里,除了接受没有别的办法。
唯有接纳无常,拥抱无常,人生才能充实平静,自在从容。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