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七夕:七种习俗,七种祝愿

2021-08-14 09:17:12来源: 儒风大家

打印 字号: T|T
作者 :儒风君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因为“牛郎织女”的缘故,七夕节成为爱情的象征,成为现代年轻人心目中的“中国情人节”。
 
        儒风君整理了七夕的七种习俗,让我们一起感受传统的中国式浪漫。
01
拜七姐
 
       宋代刘克庄有诗云:“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在这七夕的前一天,姑娘们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
 
       七夕夜,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
 
       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
 
02
穿针乞巧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在七夕这天,女子要比赛结彩线,穿七孔针。
 
       把丝线连着穿过七个针孔,谁的速度最快,意味着谁能最终获胜。
 
       速度慢的,称之为“输巧”。
 
       “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这是古代女子不可多得的竞技活动,也是她们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03
乞求姻缘
 
       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神话里,喜鹊搭桥,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聚,他们深情相望,充满诗情画意。
 
       女生在这一天,月下观星,朝天祭拜;
 
       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04
种生求子
 
        七夕前几天,女生会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泡发芽。
 
        芽长到两寸的时候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也有人把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这是古人求子的仪式,也是得子得福的祈愿。
 
05
储七夕水
 
       传说七夕节七仙女下凡到下界的河流里洗澡,此时的河水里沾染了仙气。
 
       人们认为使用此时的河水洗澡、洗脸、洗发,可以驱邪避病,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
 
       很多地方的人们会在七夕这天早上去河边取水,然后用瓦罐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据说在七夕夜,用米兰花、茉莉花、玫瑰花等7种鲜花泡的七色花水来洗脸,能让女人更美。
06
拜魁星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
 
       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
 
       在古代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男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
 
07
拜床母
 
        七夕除了拜七娘,家里有小孩的还要拜床母。
 
        古人在七夕这天,会用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祭祀,并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
 
         祈求床母保佑孩子健康长大。
 
         为了防止床母过度宠溺孩子,这种祭祀持续时间一般较短。
 
        在古代育儿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卫生不佳,医疗匮乏,孩子小病小灾也很容易夭折。
 
       古人对于育儿其实十分焦虑,尤其是女性。
 
       祈求神明,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女性的焦虑。
 
       如果家里如有体弱多病的孩子,家长们还会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长寿。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