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厂、鲁班、盐津、茅台、长岗部分王氏

平正乡天宝山
坛厂、鲁班、盐津、茅台、长岗部分王氏
作者:王钦伦
摘自:《乡愁》(一)
坛厂、鲁班、茅台、长岗部分王氏,较早迁入的有以下数支。经考他们均为周灵王(姬姓)太子晋、秦末王威(太原郡)、北宋王祜(三槐堂)之后嗣。其主要是因为国家派遣戡乱和政策性移民而迁徙,此外就是避战乱、或逃荒、或经商、或家族矛盾、或地方矛盾而导致自由迁徙。较多的谱本记载不详,甚有断档脱节。但他们入住之区域、时代、背景、传是基本记载明白的。其中较早的是王昂支系。
一、鲁班、缉麻山王汝荐支系
鲁班一世:王汝荐,祖籍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十三都白鹿硐大桥头,受封水西平南侯,明迁鲁班文政风吹垇。另有与王汝荐同往之王汝翼徙居鲁班场,王汝维徙居川山硐,王汝明徙居桐梓县。
坛厂二世:王昂,娶姜氏,生子王守政。昂,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1440)(编者注:王昂时代应远远晚于正统五年),水西诸夷反,明廷派其征服水西,收复缉麻山,偿功加封“平南侯”,领百户粮自收,以缉麻山、关门屯、苦葛滥、吴马口、放牛山等地为奉田,领三山八庙,驻镇缉麻山,以防水西再犯。卒葬小燕窝,今怀庄酒业办公楼右,后墓迁花椒坪林竹塆子。
三世:王守政,生长子王珊,次子王现(编者注:应为王旁的憲),三子王璋。守政平播阵亡(编者注:另一说法是在播州为杨应龙所害),葬九节滩,受封征播“平乡侯”。
四世:王珊、王现(编者注:应为王旁的憲)、王璋。王珊世袭“领兵官”,征剿水西阵亡,其子名王国统。王现,世袭“指挥使司”,住鲁班水木孔。王璋,世袭“平播军官佥事”。
五世:王国统,生于明末癸卯年十二月十二日巳时,娶雷氏,生王信、王傑、王倚、王瑛、王修五子。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四年(1640),修建“明广寺”,据《建明广寺碑叙》:“应袭威远卫舍人王国统雷氏”据此可证,国统为建明广寺的为首者之一。后王国统为首修建了坛厂的“王氏宗祠”。卒于康熙庚戌年二月初九巳时,葬滥坝子野猪池,永历加封“忠勇侯”,其后嗣住叶村塆。
六世:王信,指挥舍事,卒葬大水井。王杰,生员,入赘中村(台上)安斗南家(编者注:应为安在嵩)为婿。王倚,生员,乏嗣。王瑛,生员,四川军宁县教授(谕),任云南胜州正堂。王修,皇明池赠修志郎。
王昂支系迁至坛厂,至今历衍19世,一世至六世,为戎马甲胄之家,可谓以武传世之望族。昂之后嗣多数外迁,分布较广,遵义泥桥就有近百户。
二、鲁班文政、坛厂、盐津王狮支系
鲁班文政八竹村八合头王狮,祖籍江西吉安府,生于崇祯元年(1628),殁于清雍正四年(1726)(编者注:据缉麻山王氏族谱之《穿山洞祖源叙》,王狮有二子与崇祯十五年阵亡于遵义怀远卫,因此王狮的年代应远远早于崇祯元年)。南明永历十二年,即清顺治十五年(1658),吴三桂统番南下,王狮在总兵沈应时的指挥下,奉命率兵镇压白文选农民起义(编者注:时白文选为南明驻遵义统帅,农民起义之说不成立),冬月初十日从遵义出师,十二日平定起义。狮平定起义后在鲁班文政川山硐落业。娶谢氏,生国仁、国礼等。后嗣先后迁坛厂、遵义苟江、瓮安、黔西、金沙岩孔、四川古蔺茅溪镇等地。
后嗣王锡坤,恩进士。长子王德洵,清乾隆元年(1736)举人,官四川永宁州学正,移居叙永。其妻刘氏,善诗,洵年八十二卒,刘哭之,诗云:“藁砧失去倍增愁,随唱追惟六十秋。白璧易成千载恨,青山难写此时忧。风声故向新坟绕,月色还从旧案留。知得仙班仍列否?蓬山无路海悠悠。”
锡坤次子王德润,清乾隆十一年(1746)岁贡,未仕,教授乡间儿童。
王廷扬,又名廷魁,同治三年(1864)中武举。
王泽东,四岁入学,受业于四川古蔺郑先生,二十岁省考未中,后当地方团首。民国八年(1919)正月初,四川水田寨罗炳兴抢鲁班窝凼孟家,王泽东适在彼,被擒。罗炳兴索要五挑银子,因家有九弟兄,意见不一,未赎。王泽东被押在水田寨,一晚,见看守土匪熟睡,便见机逃走。天明时遇见一割草农民,王泽东说明原委,农民便送去当地刘金华家。刘金华二月十八才将王泽东送回。此后,王泽东辞去团首职,专念黄经至逝世。
王文普,号孔培,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军49军电台台长。
三、鲁班文政八竹村坪上组扯虎坉王祚支系
王祚,祖籍江西吉安府,先祖迁四川泸州大田角。王祚从大田角率兵入仁怀平乱,扎营尚礼村,后和平解决羊耳寨,丢刀落业扯虎坉。
王祚长子王登先,次子王春先。后王祚带次子王春先回泸州,长子王登先留住扯虎坉,历衍19世。
其后嗣多数外迁鲁班风吹垇、天车,茅坝雄丰、石良出水洞,中枢、茅台、遵义市、松林、乐山、泮水、黔西、安顺、贵阳、四川古蔺县石堡、青龙,云南崇明县等地,计约4000多人。
王登先后嗣王荩臣,岁贡,未仕,农耕课读创家业。王之鼎岁贡。王之洪秀才。
四、坛厂干田湾王浒支系
王浒为王狮后嗣。
二世王国礼,三世王忠,四世王爱臣,五世王璠,六世王克伟,七世王洪杞,八世王廷刚。
王廷刚,妻刘氏,已生一子王浒,随后刘氏又有身孕,廷刚遇害,刘氏携子王浒,于1845年,先迁坛厂罗家祠堂,继迁干田塆(即今之枇杷社区仓上组)定居。当年刘氏包胎改嫁今盐津街道梅子垇村口子杨家,生子王溶。
王浒世居坛厂,历衍锡、天、文、明、运、开、元七世。
五、茅台镇仁文村王家场王应林、长岗镇礼貌沟王天德支系
安罗里一甲地紫云王家场(今茅台镇仁文村)王应林,四川叙州府隆昌县破石岗人,明怀宗元道,蔺州叛乱,应林奉旨蔺州平夷,平夷后受封“西征将军”。明末,王应林退隐仁怀县安村大坝寺大塆陈本通,娶宋氏,生王承先、王承明,殁葬今仁文村滥坝子河沟钟家沟杉包树象鼻卷水穴。后王承先回迁四川,王承明留住陈本通,人口发展了,更地名王家场。王承明后嗣先后迁住煤洞塆、湾子、沟口、竹子坪、大塆、塆子沟、安龙场、鲁班街上、坛厂、礼貌沟、隆堡、高寨、后山、金沙、四川古蔺付家、雀欢喜、兴隆塆、袁家山、关岩沟等地。
王承明之第六世孙王天德,清中后期迁住今长岗镇太阳村“野猫沟”。野猫沟历属缉麻山地域一隅,因行政区划,曾划隶长岗,又划隶坛厂,再划隶长岗。今属长岗镇太阳村,虽然属高寒地带,但它是宋、元、明时期,缉麻山从关门屯通往太阳坪、大王寨、李村、枫香、鸭溪到遵义的古盐商道、官道的必经之地,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因位处大通道,一向社会经济交往频繁,人们接触外界事物较其他地方及时通畅。
王天德迁住后,更地名“狸猫沟”。天德妻张氏,殁后与夫合葬今坛厂街道关田社区“点星坡”中穴。
王天德第一代孙王龙安,《续遵义府志》载:道光己酉贡生,性诚笃,敦品励节,非礼祭不至县城,生平穷研经史,乡居以讲学为乐。咸丰甲寅之乱,贼党杨经夺城戕官,伪称县令,龙安激动乡人,共起平贼,城复,江炳琳檄署县事,就龙安商御匪策,挽出总团防,辞以衰老,维时以安民足食,教战储粮诸端,又逆知剧乱将至,大集乡人广修寨洞,并力农事,贮伙余粟以备不虞,令其子泰琇辍学督耕,为之倡,附近数十里内先后成立寨洞达十数,载驱入寨,龙安亲为调度,平时则各出耕作,有警则战守相助,或以少数民丁扼截巨匪,遇势不敌时,则坚其壁以待之。龙安居近水洞、猴子洞两寨,往来视察,筹备防卫不懈,积劳病笃,告其子泰琇曰:吾病且死,不能杀贼,尔其善继吾志,勿朦报请恤,重吾咎。言讫而卒。时号匪猖獗,葬之日,远近寨洞来会者达数千人,严杖护送,沿山置哨,蒇丧事,匪不敢犯。
王龙安娶妻王氏、李氏,生王泰琇,殁后葬冠英李村。
第二代孙王泰琇,字隆庵,爽直好义,有至行。龙安生子五人,皆力学,为邑诸生,咸丰甲寅后,世乱日棘,泰锈独辍学力耕,计家人并贮余粮备缓急,龙安殁,继为两洞主,时节食以救穷乏,有闲则率众公耕,别勒哨探,更替巡戍,以防外觊,所获谷分济各寨,遇匪抢获,则设伏要隘,截杀之,洞中人赖以存活,两洞及诸寨数被围,皆能倚伏出奇以冲击去,卒得不陷,皆泰琇主持之力,时乱日久,乡人有议贱值变业求活者,泰琇辄劝止之,量予接济,不责偿及。同治丙寅乱初平,泰琇与妻常出簪珥,变购种子分贷乡人,俾获归耕,终乱之世,历十余年,皆如此,乡人虽大劫之余,而产业不易主,耕获依然,昕宵听水,三五聚谈,皆以王氏父子之赐德之至。
王泰琇娶妻张氏,生王文垓,殁葬小燕窝,今坛厂怀庄酒业公司办公楼右侧,后迁花秋坪。
第三代孙王文垓,字伯埏,光绪癸巳年(1893)恩贡。娶杨氏、张氏,生王廷英、王廷棻。殁葬龙堰。
第四代孙王廷棻(1885-1935),更名王谟,号漱荪,又称树声,1907年怀阳书院毕业,考入贵州巡抚庞鸿书倡办的优级师范选科学堂,毕业后受聘《贵州公报》编辑,后为该报馆主持人。王谟以名流学者跻身政坛,民国二十、三十年代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秘书长,军阀袁祖铭行财统筹处处长,贵州省政务厅厅长,省教育会会长,省政府度支处处长。迁居贵阳。其间,王谟认为老家“狸猫沟”名仍不雅,遂更名“礼貌沟”。
王谟之长女王启凤(1914-1999),贵阳女师毕业,后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35年毕业后任开阳县中国文教师,后去延安入抗大,毕业后入八路军总政延安电影工作团,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康克清、邓颖超多有往来,建国后任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次女王平,民国时期加入共产党,后为解放军少将。
王谟之子王启霖(1915-1949),化名王慰民,又名“冰波”,革命作家、烈士。启霖就读中山大学化工系,1935年东渡日本京都大学就读,“七·七事变”后为抗日救亡回贵阳,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赛先艾等编辑《贵州晨报》副刊《每周文艺》、负责中苏文化协会贵阳分会、贵阳战时社会科学协会、宪政促进会、沙驼话刷社、筑光音乐会等进步群众组织的领导工作。1940年参加新四军,任连指导员。1941年“皖南事变”突围后到香港,据周恩来“相煎何急”题句写成长篇小说《煎》,揭露院南事变真相,由茅盾推荐给《大众生治》周刊连载。后著有反映西南教育界黑暗的小说《狂雨》。1948年受党组织安排前往昆明任教于南大,在领导学生运动时被国民党昆明当局逮捕,经刘莘园、陈佛中斡旋得释,返贵阳后为中共贵阳市委负责人。1949年春夏,贵州当局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共产党省工委考虑到王启霖的安全,秘密安排他到湖南衡阳大学任副教授,途中被捕。王启霖被捕后,国民党贵州省主席谷正伦诱谝委他任毕节专员,他不从因而被杀害,年仅34岁。其子王思强、王思庆,女王思梅,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王廷棻之兄王廷英,娶妻杨氏,生王启澍、王启凡、王启烈、王启军、王启荣。王启澍,1934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考取研究生,中山大学迁桂林时获硕士学位,任讲师、副教授,建国后为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礼貌沟王氏,先后外迁者众,今留守者仅十余户。
六、温泉社区王富兴支系
王富兴,祖籍江西,迁綦江,迁遵义。富兴、周氏,于清末迁坛厂,今温泉对面山脚,历衍清、朝、廷、民、国5代。后嗣部分迁住坛厂街道。
七、樟柏社区王洪信支系
王洪信,先辈迁习水吼滩凤龙塆桐子坪、鲁班黄瓜沟、天车。洪信于清末迁坛厂吴村坝毛家屋基,今樟柏社区新沟,历衍开、昌、明、升、富5代。后嗣多数迁坛厂街道。
王钦伦 2019年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湖南王氏源流概述
- · 山东文登王姓
- · 《湖南双峰县同德王氏》“湖广填四川”名单
- · 江西会昌王姓的迁徙流布概况
- · 湖北省蕲春县王姓概览之一
- · 云南镇雄王氏寻源
- · 江苏泰州王姓的来源
- · 海南王氏族谱
- · 山东乳山王姓村庄略
- · 广西博白王村王氏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