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刻雾裁风——王步强书法刻字艺术赏析

2021-04-09 17:01:36来源:王氏书画家园

打印 字号: T|T
王步强:
        王步强,笔名余哲,1969年10月1日生于山东微山湖畔。古代文学硕士,武汉大学教育学博士,书法硕士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创办人、原副院长、汉碑研究所所长、现代刻字研究所所长;书法、篆刻、刻字专业创办人,首任导师。
现为: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书法文字与设计研究所所长;
        中国关工委艺体委专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刻字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第八、九、十、十一届刻字展终审评委;
        全国第三届现代刻字理论研讨会评委;
        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高校书法委员会副主任;
        《山东刻字》执行主编(山东书协主办); 
       
中国刻字艺术馆艺术总监;
        中国(青州)刻字艺术中心主任;
        山东文博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王步强刻字作品之一 天涯共此时
 
刻 字 艺 术 散 论
 
■王步强
 
现代刻字艺术语言越来越世界化。中、日、韩的现代刻字艺术在保持着强烈民族刻字语言特色的同时,均在广泛地相互吸收、丰富着刻字手法,传递着刻字艺术的世界融合。这给我们以思考——中国当下现代刻字要走向何处?从全国刻字展、国际刻字展已明确地感受到中国现代刻字的内容更多地关注着中国传统文化,刻字表现形式和手法,已经进入创作者独立思考和对各国先进技法的广泛借鉴阶段,这正是中国刻字民族性的真正存在。
 
现代刻字的创意问题其实就是意境、意趣的灵魂性把握,它或许来源于生活中的某一细节的触动。这种灵感,如何寻找古代经典文诗辞赋来传达,以严谨、规范的词句做内容主体,是创作真正的刻字艺术必须思考的,要避免庸俗,充分体现作者的文化修养。
 
创意的直接传达是对构图形式的“九朽一罢”,不可急于动刀。对国画、油画、木刻、图案等艺术门类的借鉴,特别是对纷杂的现代艺术的关注与借鉴,取其一势,汲其一点,都将在刻字艺术构图中产生新异的构成效果。比如,局部效果的放大,肌理、趣味的截取,排列组合的运用,切割拼接的注入等,都是当前现代刻字艺术多方借鉴的趋势。
 
每个字的书写是直接对创意构图的传达,其实是创作者完成创作的运筹阶段,创意与构图的需要已经较大程度地决定了书体的选择和书写技巧的表现,也影响了节奏及布势。线条的概括与质感也基本确定了刀法的组合和运用。字形结构的挪让、穿插、重叠既合乎六法又最大限度地体现着刻字艺术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包容性,因为现代刻字艺术是现代艺术中极为重视视觉感受的艺术形式之一。但刻字艺术终究是中国“大书法”家庭的一员,始终要把握书法的艺术性和高度,避免走向美术化。
 
刀法的表现更应该关注布局谋篇的总体设计,尽可能充分地表达主题意境,或以大刀为主,或以撕揭为主等,粗放中见精微,细腻中见概括。刀法的多变、走势、细腻都是缜密思考下的走刀,绝对服务于创意的需要,故此应谨慎为之。最终体现到作品上的刀痕感应当是统一、生动的。最值得关注的是在运刀过程中如何留下最心动的刀痕,由之引发随机的创作思维改变,这当然是局部的,不能撼动整体理念。这种生动或成为画眼,或成为将来的创作之源。艺术就是在这种偶然与必然之间的转换中创新和发展的。
 
调整画面应该是体现着将军般的心胸。细心收拾,完善作品,甚而拍案而起大动刀凿,改平庸为奇拙。调整好刀趣与线条的表现关系,这是解决刻字书法美的关键所在。叠加是刻字三维空间表现的手段,也是作品思想性深化的重要手段,字与字之间的前后关系,笔画之间的平铺、交错和融合,构图走势的起伏隐暗,底子与主体的叠合与省减都是需要谨慎处理的。
 
专题性创作、组合式创作和系列创作是当下刻字研究的重要方向。注意统一与变化、变化与提炼,方能万化归一,和而不同。
 
现代刻字的色彩是对作品意境的人性化传达。上色方法因作品而变,或平涂,或渐变,或单纯,或缤纷。与时代审美合拍,不腻不花,新颖而清雅,古淡而纯和。主副分明,明暗相宜,见刀见笔,见性见情,总之,亲和视觉。
 
刻字装饰要不落俗套,更怕画蛇添足。署名、印章当顺势而出,有机组成。
 
优秀的现代刻字作品应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王步强刻字作品之二 走近孔子系列——九思



现代刻字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