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养耳 || 清明时节,面朝先祖,一曲《思念》,绵绵无尽

2021-04-05 22:13:05来源: 新绿时代小编整理 新绿时代

打印 字号: T|T
清明不仅是节气,也是我们祭祀祖宗的节日,但鲜有人知道清明节祭祖的真实意义,这导致祭祖越来越流于形式。
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我们又该如何有效祭祖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寂静法师有关于清明祭祖的开示吧!
 
图片
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
 
新绿时代/ID:xlsd2020-2020
图片
生命就是一棵树,祖宗是树根,父母是树干,我们是树上的果子,我们和父母、祖宗是一个整体。
 
我们的健康,我们的事业都受到父母和祖宗的影响。我们虽然看不见祖宗,他们就好像树根一样,虽然我们看不见树根,但是树根却源源不断地给我们提供营养。
 
树根如果痛苦,这棵树肯定也不会好,果子也不会好。
 
所以清明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去祭祖呢?仅仅因为要去祖先的墓前扫扫灰尘,拔拔野草吗?我们买鲜花水果、燃香点烛供于祖先面前,就是为了作为摆设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当你明白“心生则种种法生”,就会明白其实祭祖最重要的是你那颗心,不是鲜花水果,也不是那个纸钱。
 
心生,法就生;心没有生,法就不生。如果没有心,供再多的鲜花水果、烧再多纸钱也是白搭,最后走了一个形式。没有心,效果就会打折。所以,我们要以一颗虔诚的心、感恩祖宗的心去祭祖。
 
对于我们的孙子、重孙来说,我们就是老祖宗,所以我们现在的所做所为、水平高低、觉醒程度、功德大小,又会影响到后面的子孙。
 
人生的种种问题,都是因为缺了“孝”字,当我们的能量和祖宗的能量断开了链接,我们就无法传承父母祖宗的优秀品质。
 
就像一棵树,没有雨露给它浇灌,终究会干枯。
 
我们的生命是个组合体,不仅有父母的血液,还有祖宗的精神在里面。我们不能创造什么,所有的财富都是父母祖宗的福报功德流经我们而已。
 
我们就像电灯,电站是父母祖宗诸佛菩萨的能量,我们要做的就是连接能量,做一个使用者,连上了,开关一开,就亮了。如果没有连接好,电灯就无法点亮。
 
所以我们要把整个生命投入进去,真心地去敬畏、感恩祖宗。从而建立起连接通道,接收来自祖辈的能量,这才是真正有效的祭祖。
 
如何有效祭祖
才能真正实现其超凡意义?
一、祭祖地点
1.在祖宗的坟前。
2.组织集体祭祖。若无法亲自前往祖宗坟前的,用黄纸制作各自的祖宗牌位放于供台。
二、祭祖流程
第一步,供养:香、灯烛、水果、鲜花、糕饼(勿用荤食、烟酒)。
第二步,礼拜:1.感恩祖宗恩德,感恩父母养育;2.忏悔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给祖宗丢脸、抹黑了;3.承诺以后做得更好,改变缺点,发扬优点,发愿光宗耀祖。
第三步,诵经:《心经》、念佛、念咒若干,若时间允许最好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一遍。
第四步,汇报:向祖宗汇报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各自跪下陈述,集体祭祖的,可在心里默述。
第五步,祈求:向祖宗表达自己的心愿(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件什么样的事,希望达成什么目标),请求祖宗成就。
第六步,回向:祝福天下父母,亡者往生极乐世界,生者健康长寿。
这些清明祭祖扫墓的种种方式,就是要让我们对祖先产生一种感恩心和恭敬心,升华我们内在的精神。
有效地祭祖能使我们承接祖宗的福报和功德,是让我们后代兴旺、人生顺利的法宝!

曾经有人问寂静法师:
师父,我们的祖先已经过世很久了,为什么每一年的清明节,我们还要祭祖呢?
寂静法师说,生命就是一棵树,祖宗是树根,父母是树干,我们是树上的果子,我们和父母、祖宗是一个整体。
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肥,自然花果就美好;根弱,自然花果就瘦小;根朽,则死期将近矣。
要知道,根就是恩,恩就是根!大根就是大恩,大恩就是大根!忘恩就是忘本,报恩就是报根!
清明节,我们去祭念祖先,那是在连根养命。一个人未来的命运和成就,可以通过观察他报恩的成份来预知,就如观察植物的土和根来预知花果一样。
所以,清明节我们一定要祭祖,去感恩和承接祖先的恩德与力量。
而一个懂得报恩的人,未来的命运怎么会不好呢?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诗词+
 
01
传统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插  柳
QingMing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
踏 青
QingMing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02
清明节相关的古诗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 明 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 门 即 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 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破 阵 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采桑子 ▪ 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江引 ▪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图片
新绿时代/ID:xlsd2020-2020
图片
03
 
清明节相关的谚语
 
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辽西)
 
清明浸种,谷雨下秧。
 
清明堆足肥,秧田有根底。
 
清明睁眼,一棵高粱打一碗。(辽宁)
 
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要种四季豆.不在清明后。(四川)
 
清明前,去撒棉;春分后,去种豆。(江苏)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相宜。(山西)
 
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广东)
 
清明谷雨紧相连,种过棉麦种大田。(辽宁)
 
清明姜,谷雨秧。(广西)
 
清明后,紧栽树。
 
清明不落雨,稻麦出不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