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书艺人自创百余篇乡土故事 守护乡音艺术

李云飞通过钢板书故事普及疫情知识、宣传各项防控举措。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中新网长治1月26日电 题:钢板书艺人自创百余篇乡土故事 守护乡音艺术
作者 杨静 张月
“今年春节不一般,严控疫情防扩散,各位乡亲听我劝,自我防护保安全。”1月26日,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南陈乡团城村,由钢板书艺人李云飞自编自唱的防疫钢板书正通过村里的大喇叭传向团城村每一个角落。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云飞通过钢板书故事普及疫情知识、宣传各项防控举措,为增强山西省群众防疫意识、鼓舞一线防疫工作者士气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钢板书别名“犁铧大鼓”,钢板书的表演由说书者一人手持长方形钢板演唱。“我从小喜欢曲艺,幼年时便跟随县文化馆老艺人学习。12岁开始正式学习钢板书,15岁进入长子县曲艺队演出。”李云飞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跟随公爹接触到钢板书的曲谱和剧本,这才开始了传承钢板书之路。
李云飞介绍,钢板书对演唱者的嗓音条件要求较高,音域也宽两个八度。“钢板书的曲调好听、有特色,我在日常传唱表演中逐渐喜欢上了其高亢、精彩的演唱形式。”
作为土生土长的长子县人,自2014年被评为长子钢板书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来,李云飞已先后编撰涵盖长子特色乡土文化的传统钢板书故事百余篇。她所创作的钢板书故事也逐渐成为群众了解钢板书与长子传统历史文化的窗口。
李云飞说,长子钢板书从表演形式、唱腔音乐、伴奏乐器到传统节目,都具有极强的地方特点,不仅对研究当地曲艺历史现状与流变发展有很大价值,对研究当地方言语汇、民风民俗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2017年,李云飞开始教授自己的侄女钢板书演唱。“钢板书最大的艺术表现力在于其吐字发音高亢有力,通过此来表达特殊故事中人物的感情变化,这种艺术表现在钢板书中称为‘四堵墙、小乐调’。”李云飞告诉记者,年轻人学习钢板书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吐字与表情。
谈到长子钢板书的传承,李云飞坦言有一定难度。她认为,年轻人已经习惯了现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对钢板书这一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时难以掌握,形不成规模传承。“同时,有关部门对传统艺术与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因此钢板书未能走出乡土,走向更多人。”
“钢板书是长子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云飞表示,“虽然现在传承有难度,喜欢的人也越来越少,但长子钢板书底蕴还在,希望以后有更好发展。”(完)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