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安康 |非遗陪你过冬至啦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也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是最早制订的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今年为12月21日,这一天太阳行至黄经270°,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孟津剪纸《冬至》
作者 | 畅杨杨
冬至物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依然蜷缩着身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一候蚯蚓结
来源 | 网络图片
二候,麋(mí)角解。 麋鹿,哺乳动物,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驴,俗称“四不像”。《说文解字》:“鹿属。从鹿米声。麋冬至解其角。”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为阴,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减退而解角。

二候麋角解
来源 | 网络图片
三候,水泉动。 古人认为,从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又称冬至为“一阳生”,而水乃天一之阳生也,冬至虽冰天雪地,但大自然深处的暖流却在涌动,山中的泉水流动并且温热。此时焦作云台山景区的冰挂也进入了最佳观赏时期,冰雪交织、流水潺潺、妙趣盎然。

三候水泉动
来源 | 云台山景区
宋代李吕《温泉》有云:“阴阳分二气,钧播立万物。泉脉或寒温,初非择地出。”此时,最宜冬至日泡温泉疗养、养生。河南的鲁山温泉、商城温泉等都是著名的天然温泉洗浴疗养圣地。

鲁山温泉文化节
来源 | 郭颖颖
冬至农事
冬至以后,将迎来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不利于农业生产。
冬至期间,一是做好田间管理,应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打理,做好防冻、积肥、深耕等工作。二是正值大棚番茄定植、瓜类蔬菜播种育苗的关键期,要加倍管理,如科学育苗,调控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三是防止冻害,做好畜牧管理,确保人畜安全过冬,做好防疫等。
民间有谚:“九里没雪冻死麦。”“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黄淮海地区流传有:“冬至严寒数九天,保温防冻是关键,清理覆盖农家肥,壮苗越冬好过年。”

麦田管理
来源 | 网络图片
冬至习俗
祭祀: 冬至大如年,古代宫廷和民间都十分重视冬至,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冬至日祭祀祖先,祭毕,阖家聚餐,分享祭品。
《周礼·春官·神仕》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祭祀天神、人祖、鬼神,祈福消除饥荒、疫疾。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各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河南登封市每年举办的冬至文化节活动,其中一项内容即为民间祭拜周公,千百年来流传至今。

2018年第四届中国•登封二十四节气冬至文化节
——民间祭周公
来源 | 登封文化馆
数九: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数九”是我国广泛流传的民俗之一,是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天文气象等自然规律总结出的经验。数九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古人认为数九是一个循环,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后,春天就到来。
2020年数九的时间为:
一九(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9日)
二九(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
三九(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
四九(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
五九(2021年1月26日-2021年2月3日)
六九(2021年2月4日-2021年2月12日)
七九(2021年2月13日-2021年2月21日)
八九(2021年2月22日-2021年3月2日)
九九(2021年3月3日-2021年3月11日)
此外,古代民间还流传有形式多样的“九九消寒图”,举办有“消寒会”等,用以数九蛰伏居家的时间。画素梅一枝,花瓣共为八十一枚,每天染一枚花瓣的颇色,花瓣染尽而九九出,称为“九九消寒图”。九人相约宴饮小聚,从数九中的一九至九九,各做东道主一次,叫作“消寒会”。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河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武强年画《九九消寒图》
来源 | 网络图片
赠鞋: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过去冬至日,礼拜尊长不同平常,一定要安排家宴,向父母尊长行礼,媳妇要给公婆献履献袜。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之后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祝福孩子健康成长。如河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布艺(鹿邑虎头鞋、虎头帽),不仅穿戴舒适,又有辟邪吉祥之意,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子女健康的殷切希望。

鹿邑虎头鞋
来源 | 河南省非遗中心
拜师: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古代传统在冬至日敬师、拜师。就是其集中体现。冬至日时,学生向老师行礼,并宴请老师。有些地方的老师在冬至日会设宴招待前来敬师、拜师的学生。一般会在正堂或堂屋庭房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学生到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礼,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孰如孔子!”然后学生向老师请安,礼毕后,学生还要分头在老师家中做一些家务活。故冬至日可看做是我国古代的教师节。

河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剪纸(观堂剪纸)
《孔子问礼》
作者 | 梁加付
吃饺子:与南方地区流行在冬至这天吃汤圆过节不同,每年冬至,饺子是北方人民必不可少的一道仪节美食。谚语云:“冬至到,吃水饺。”据说冬至这天吃饺子不会冻耳朵,而且有条件的要吃羊肉饺子,利用羊肉进行驱寒温补。医圣故里南阳至今仍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而且,中国人长期信奉吃什么补什么。冬至吃半月形像耳朵一样的饺子,自然可补身体,避免数九寒天耳朵冻伤。

吃饺子
来源 | 王楠楠

吃汤圆
来源 | 王楠楠
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的履约工作,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我省将于12月21日在登封市告成镇举办“第六届中国•登封二十四节气冬至文化节”活动,拜周公、测日影、看展演、千人饺子宴等等,精彩不断,节目纷呈,倾力打造“冬至到登封吃饺子”的文旅融合活动品牌。二十四节气文化核心起源地之一的登封诚挚欢迎您到来!

冬至诗词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万年春·冬至阳生》
元· 马钰
冬至阳生,迎春拨雪黄芽好。
人惊早。
香如芝草。
玉碾胜磨捣。
神水烹煎,自是除阴耗。
金童报。
绝品珍宝。
啜罢游蓬岛。
冬至谚语
一年雨水看冬至。
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冬至大如年。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冬至打霜来年旱。
冬至全年昼最短,日后白昼渐渐添。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剪纸(辉县剪纸)《福》
来源 | 河南省非遗中心
来源 | 河南省非遗中心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