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雅联拾趣
增广贤文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人们或把对人生的理解寓于平淡字句之中,或把自己的性情寄托于对联的言外之音,读来富于生活气息又充满哲理。从他们所撰写自警自励的书斋联语中大致能看出其旨意,略举数副以资谈趣。

南宋楼大防,孝宗隆兴进士,官至枢密院参知政事,其书斋联是: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他政务繁忙,惜时如金,不愿「频来招惹那些俗气的客」 海阔天空,聊天扯淡。但若有奇书异卷,必定要邀请同仁友好共赏。由此可见书斋主人对待客人的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体现出楼大防读书求友的一片良苦用心。

比他稍晚的大诗人陆游的书斋联语是: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史载:陆游自幼好学不倦,他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问他读书何为,回答十分干脆:「一身报国有万死!」并有「读书有味身忘老」的境界。晚年罢官家居,七八十岁了,还研读《资治通鉴》,蝇头小字,日课二万言,「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为鬼雄」,他一生坚持读书写作,至老不改,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真是一位读书到老不疲、爱国至死不渝的英雄豪杰。

与陆游的读书救国观所见略同的明朝末年崇祯进士金声,字正希,在未达时,极端贫困,自题书斋联曰:
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死;
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
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
联律亢奋,掷地有声,写得刻骨铭心,悲愤至极。清兵入关,金声侠肝义胆组织义师抗清,血染战袍,兵败被俘,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可惜他书生正气,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虽「文通」而未能「运通」。

古人以「读书做官论者」更多。朝廷科举取士,读书人若能金榜题名,官运亨通,春风得意,则是梦寐以求的快事。有些书斋联文采飞扬,启人心智。清代陈元龙的书斋联为: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曾为「阅微草堂」题写一联:
书似青山常乱叠;
灯如红豆最相思。
联中的「书似青山」,「灯如红豆」,虽较平淡,却趣味盎然,引人思索。

清朝乾隆进士彭元瑞写的书斋联最有代表性: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原来各省乡试在八月,正是桂花飘香时节。礼部会试在二月,正是杏花开时。学而优则仕,靠废寝忘食,悬梁刺股,挑灯夜读而能中举,升官发财,是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正道。一帆风顺的彭元瑞一举得中,后步步高升,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果真如愿以偿,圆了书斋联语之梦。他可算得上是幸运者。无独有偶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读书时,于1913年写过一副自勉书斋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其联对仗工整严谨,寓意更为深刻,回味无穷。

抒发情感,或戏弄人生,或针砭时事,或表达雅兴。从这些对联中可以探讨出历代学者名人的心情和嗜好,是中国读书人的一种具体的文化表现。也有读书消遣论者。晚清徐照,浙江桐乡人,其书斋联饶有风趣:
志不求荣,满架图书成小隐;
身虽近俗,一庭风月伴孤吟。
躲进书房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可能是流年不利,仕途不顺而难免流露出来的文化人士孤芳自赏的高傲神气。

一庭风月与世无争。还有,与李鸿章同乡同学的道光秀才朱景昭也写过一副书斋联:
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热;
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
所谓「不因人热」,委婉含蓄,即不愿攀援权贵,宁可躲在僻静的书斋读书自娱消遣。据说他后来还是做了两江总督李鸿章的幕僚,因人而「热」起来了。

有一书斋联很富韵味:
认天地为家休嫌室小;
与圣贤共语便见朋来。
廖廖数语便向人们展示了一片博大的空间,吞天地气,交天下友,读圣贤书,联意与「室小乾坤大,寸心天地宽」有异曲同工之妙。「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题书斋联为:
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此联一个「咬」字,又联「百尺高梧, 撑得起一轮明月;数椽矮屋,锁不住五更书声」。把刻苦钻研书本的情态和对事业的追求表达得酣畅淋漓。
家小楼台天地起;
案余灯火有无知。
幼年家贫的林则徐的这副书斋联表现了他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矢志苦读的可贵精神,难怪他最后成为文武兼备的爱国名将。题书斋联: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文则花鸟怡性,嗜书晓理。非左光斗不能为之。

邓子龙自题书房联: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此联以意境取胜,上联通过视觉描绘梦境,下联以嗅觉传达书香。充满诗情画意的书房,乃主人的理想世界。

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用以表达胸中的抱负。清代邓石如题的碧山书屋联: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联点出九处胜景,下联笔涉古今文艺精华,诗赋安画,经史笺贴,异彩纷呈。上联集「日」、「霞」、「雪」、「云」、「月」、「烟」、「雨」、「峰」、「瀑布」等自然景观,描就了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万里长卷;下联以「诗」、「画」、「文」、「史」、「笺」、「帖」、「经」、「赋」、「离骚」等艺术品类汇成中华文化的洋洋大观,气派非常,内蕴丰厚,可称传世书斋佳作。

包世臣自题书斋联很有自己的风格:
幸有两眼明,多交益友;
苦无十年暇,熟读奇书。
语言朴实,说理性强,作者意在道破人生求知的艰辛。确属一副难得的佳联。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在杭州「湘西草堂」书斋联云: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在杭州「湘西草堂」书斋联云:
六经责我开生面,
七尺从天乞活埋。
清代著名学者程祖洛自撰的书斋联为:
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主;
流水不腐,户区不蠹,民生在勤。
清道观年间,秀才朱景昭写过一副书斋联:
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熟;
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
真聊以自娱也。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