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名门世泽 两晋家声 中华王氏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展

王雷
王雷,笔名省三,号三省堂主人。1968年生于山东莱芜。政治学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
1998年秋拜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崔志强先生为师。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印社理事、胜利油田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胜利印社社长、胜利油田机关书画摄影研究会会长等。
其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四届篆刻展”、“全国第三届楹联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并入作品集。篆刻作品参加“中国(天津)第一、二届书法艺术节全国印社作品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和“西泠印社百年社庆篆刻艺术展”。书法作品入展“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书画小品展”。行书作品参加“翰墨会元--全国百家邀请展”,并入作品集;隶书作品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国百名优秀书法家作品展”,并入作品集。隶书作品参加“山海情怀--中国书法南北书风印象展”并入作品集。行书作品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山东著名书画家邀请展”并入集。2013年4月书法作品参加首届九华山华严论坛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并应邀出席开幕式;篆刻作品参加由西泠印社主办的“印汇天下-国际印社联展”并出席开幕式。2014年5月,在济南千佛山举办“王雷书法篆刻展”;
著有《东石印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王雷书画篆刻》(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1999);《中国实力派美术家—王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七彩浪漫-王雷陶瓷印选》(香港华泰出版公司,2010);《刘雯书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2);《刀耕墨舞-王雷书法篆刻集》(中国文艺出版社,2012);《观妙-汪建川、王雷紫砂艺术作品集》(中国文艺出版社,2012)等书,在全国发行。
先后有百余幅作品在报刊发表,《中国书画研究》(1991年第二期)、《中国石油书法报》(1998年12月6日)、《羲之书画报》(2002年总第22期)、《篆刻》杂志(2001年第二期)、《书法》杂志(2002年第一期)、《中国书法》杂志(2004年第一期)等专业报刊均有专题介绍。多幅作品被艺术馆、画廊、收藏家及外国友人收藏。

耕者忘其犁 舞者忘其形
文|崔志强
(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
王雷是我的学生,屈指一算,已十年又六。
戊寅季夏,初识王雷,感其心诚意切、才溢情真,遂结师生之缘。期间,王雷多次来京看望,谈书论印,同叙家常。
庚寅孟冬,王雷付梓《七彩浪漫》一书,邀我捉笔作序,时迁三载,尚记釉彩之幻、陶印之朴。今岁仲春,王雷又结其近年书法篆刻作品集为《刀耕墨舞》,一则可佐王雷墨舟陶田之志趣,再则亦赏其书印神敛形豪之韵味。
伏尔泰曾云:“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的越多时,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为读书而读书,犹如耕者扶其犁、舞者摹其形,匠人也。为思考而读书,犹如耕者忘其犁、舞者忘其形,主人也。以卷养人,是此理!以书印养人,亦是此理!
王雷临池治印近四十载,痴于斯、爱于斯,灯光漂壁,勤奋不辍,逐渐形成平中藏奇、厚朴自然、洒脱豪放之风格;尤其近几年,其书品融钟鼎、汉隶、行楷,笔墨趣浓,蚕头破壁,燕尾掠水,蝶枯卧痕,甚有嚼味;其印品从豪放印派,善治陶印,取土陶都,自塑印模,淬炼成形,把玩处飞流彩釉,方寸间静赏美文。观其书印,脑海里忽跃出“破茧成蝶”一词。
师友、书友、印友,旅于艺术之道,我祝王雷书印同进,更祝其艺术境界行高行远!
岁甲午仲春于京华“梦华堂”
(此文为《刀耕墨舞-王雷书法篆刻作品集》序言一)

"侠艺"省三
文|燕守谷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山书院院长)
“省三”者,王雷也。
王雷现为中国书协会员,黄河书法研究会会长,胜利油田青年书协主席,胜利印社社长。在其区域的书法篆刻事业中,是其领导者之一。
王雷出身书香门第,父母皆为人师表的教师。其父书法造诣在当地颇有名望,且受发蒙亦受熏陶,金石书法便成自幼喜好。十几岁因读书求学独居县城,读书之余除钻研书道,受周边武林人士影响又习武健身,而至后竟攻读体育专业。习文修德、崇艺尚武。犹对书艺几近痴迷:宿壁挂满习作,桌案堆满印石······
王雷给人印象有两点:一为人尚侠,二求艺有恒。他常以为人之道贵有义,为艺之道贵有恒自励。其学书治印近四十载,可谓持之以恒久,而被同道赞赏。近年来,又对陶瓷印材及创作多有研究,开辟新境,创七彩陶印,曾出版《七彩浪漫——王雷陶瓷印选》引起较高关注。今又有新作《刀耕墨舞——王雷书法篆刻集》将成书,付梓在即,属作数言,谨以赘语以贺。可信省三者情怀皆可寄与笔端刀锋。所谓书如其人,大家尽可开卷观赏矣。
祝王雷侠艺兼修,佳作纷呈。
2014年3月28日于济南半山印馆
(此文为《刀耕墨舞-王雷书法篆刻作品集》序言二)

我的朋友--王雷
文|石力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青海省書法家协会主席)
但凡與王雷交往過的人,都認爲他具有淳樸豁達、慷慨大度、熱情善良的特點;在他身上不時閃現著一定的人格魅力,正所謂字乃其人,藝乃其人。
王雷出生于一個教師之家,良好的文化氛圍加之聰穎好學,自幼便在酷愛書法藝術的父親的熏陶下學習書法,及長又迷戀起篆刻,起初無人指點,走了一段彎路,後得到一本鄧散木所著的《篆刻學》,使他對博大精深的篆刻藝術有了理性認識,此後便有目的地臨摹秦漢印。其無論在求學期間,或是走上工作崗位,忙碌完一天的學習工作,便在孤燈下專心治印、臨帖,這期間他有幸拜被譽爲‘鐵筆’的齊魯名家劉雯先生爲師,劉先生對這位濃眉大眼,英俊睿智的弟子關懷有加,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畢生的治學經驗和篆刻知識傳授給王雷。這期間王雷書印雙管齊下,臨摹秦漢印、明清印逾千方,爲以後的篆刻藝術打下了扎實基礎。王雷跟隨劉雯先生不僅學到藝術知識,而且在劉雯先生身上也學到了老一輩藝術家所具有的疾惡如仇,不趨於權貴,不追逐名利的美德,到現在他每每談及劉老先生,都充滿了感激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豐富,視野的開闊,王雷的藝術觀有了質的飛躍,1998年夏天,王雷又拜在全國著名篆刻家崔志強先生門下,入‘四塵齋’學習書法篆刻。崔志強先生是當今印壇領軍人物之一,對書印有獨特的見解。在崔志強先生的指點下,他臨習《石門頌》、《張遷碑》,領其逸跌浩蕩之風,學習《散氏盤》、《毛公鼎》,攝其璀粲爛漫之魂。學習王鐸行草八面出鋒、風 車陣馬的痛快漓淋。王雷書印互補,博衆家之長,兼收並蓄,經過幾年的磨練,有一批如“前途光明”、“大公無私”、“大地春回”等佳作問世。在他不斷臨池治印的同時,不忘拜訪名師,廣交書友,多年來,他與孙其峰、秦岭云、霍春阳、乍启典、孫伯翔、劉一聞、周志高、高小岩、劉彥湖、張繼、燕守谷、範正紅、于明詮等書画名家都有密切的交往,並得到過他們的教誨,使他的藝術觀和創作意識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冬去春來,寒來暑往,王雷的書印作品逐漸出現在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四屆篆刻藝術展》、《全國第三屆楹聯書法展》、《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的作品集中,並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吸收爲會員。而立之年便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讓同道仰慕不已。
縱觀王雷書法篆刻作品,具有山東大漢的陽剛之氣,從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任何矯飾的成份,純系發自內心的詠歎,他對技法追求的同時,並不忽視和忘卻對自我個性的宣泄。從他入展《全國第三屆楹聯書法展》作品“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鬱金香”隸書對聯和入展《全國第四屆篆刻藝術展》作品集中的“渾如煙夢”、“愛情飛鳥”及邊款中可以看出,其每一件作品都追求獨特的意境情趣,平中寓奇,又有不同手法的表現,古拙而不生澀,融會並非牽強。同時,因情,因事,因一時的創作衝動而變化著線條,作品具有深刻的內涵和視覺衝擊力。其所容納的古典主義印學,碑學氣息在王雷作品中自然流淌。
不讀書不涉獵其他姊妹藝術,一味地寫字、刻印作品不免流入庸俗。“陶冶性靈,變化氣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功夫在字外,王雷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在他的藝術生活中,讀書方面下的功夫不比寫字刻印少。王雷的藏書有三千餘冊,讀書寫作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件樂事。
王雷除了自己追求書法、篆刻藝術的同時,對勝利油田篆刻人才的培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自1998年擔任東石印社社長以來,王雷便以一種超人膽略和魄力使其印社與全國大印社並軌,請名家講課輔導,多次與外交流參觀,隊伍逐漸龐大,“東石印社”也漸漸地在全國印壇嶄露頭角, “東石印社”及社員作品先後在《書法》、《篆刻》、《書法報》等專業刊物介紹。王雷爲了弘揚勝利油田文化藝術,更好地宣傳“東石印社”,在印社成立十周年之際,他決定出版《東石印痕—東石印社社員作品集》,爲此他不辭辛勞,殫精竭濾,催徵稿件,並對每方印作進行認真研究推敲,提出修改意見。爲保證作品集高質量問世,他三上北京、四赴濟南爭取印社顧問和印壇名家的意見。八次跑天津督察作品集的印製。功夫不負有心人,王雷犧牲了近半年的雙休日,終於在印社成立十周年大會前夕,由全國優秀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東石印痕—東石印社社員作品集》與廣大讀者見面了。這種甘爲他人作嫁衣的道德風範得到了印社成員的一致好評,在油田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援下,“東石印社”如雨後春筍正在茁壯成長,現在“東石印社”已引起國內印壇的關注,這些成績的取得無不凝集著王雷的心血和汗水。
王雷目前尚還年輕,今後的藝術之路還很遠,很長。“藝海無止境,峰高無坦途”,作爲他的朋友,他的兄長,願他在書法和篆刻的藝術海洋中搏擊向前永不停留,願遠在戈壁瀚海的我能時時聽到王雷兄再取藝術佳音,期待著王雷的藝術事業有一個更加燦爛的明天。這一點我深信不疑,讓與我一樣關心他的朋友們共同期待著。
(此文刊登在2004年《中国书法》杂志第一期书坛中青年栏目)

王雷(部分)作品欣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