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长远|名门世泽 两晋家声 中华王氏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展

2020-07-21 22:03:42来源:王氏书画家园

打印 字号: T|T
王长远
 
京师大学堂甲骨文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书法课程组成员
北京邮电大学书法公选课讲师
四川文化学院中国书法篆刻院特聘教师
中国印文化促进会会员
北京市教育学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研究会理事
京师印社理事
畅朴书院学术主持
 
学 书 感 悟
文|王长远
 
我自小跟着祖父习字。祖父写字是业余爱好,所以我于年少懵懂时得到更多的,是对于书写的一种喜爱和兴趣。直到现在,不管是空闲还是有多累,看到毛笔都想拿起来写上两笔。自小养成的习惯无论好的坏的,都是不好改的。我庆幸这儿时的机缘。
我是以当时流行的“柳体”入门的,而后写了行书、魏碑、隶书、草书、篆书。我认为,除了众所周知的初学以“正书”(楷、隶、篆)入门这个法则之外,学书法没有那些所谓“必须”要先学哪个体或者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学书法的过程就是一个处理矛盾关系的过程。很长一个阶段,我们学习的是如何把更多的矛盾关系更好的统一起来。粗细、收放、虚实、欹正、黑白。一个高手,一定善于引出这些矛盾,并把他们合理地统一起来。
书法有多样的书体和字体,体现出来多种不同的味道和神韵,这就要求学习者的胸中要有高山大河,也要有碧水清溪,有朗月晴空,也要有日暮西山,书法作品有不同的气象,人的心胸也要宽大和开阔,才能更好地契合、领悟这帖中的气象。从容地把控、转换,最终沉淀于自己的胸壑之中,并非是刻意要让它“为我所用”,而是你真正懂了它,可以随意“进出”,融于它,再出离它。
学习书法还要把握好细致处理与自然书写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个矛盾关系。太追求细节,往往会写得刻板、琐碎,失去结构和章法;但忽略细节,只求自然流畅地书写,又往往写不出神韵,毕竟,神韵都是靠一点一点的细节表现出来的。我认为,读帖要由“大”往“小”读,先看大的方面,再慢慢进入细节。而写字则是从“小”往“大”写,先抓细节,再抓整体,注意整体的气息连贯。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熟”。古人讲“唯手熟尔”,熟能生巧,在熟练把握细节的基础上,书写最终一定而且务必要回归到自然的状态中去。
书法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技法固然重要,但书法绝不仅仅是技法。我认为,客观来讲,书法是人类的瑰宝。它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为根基,是这些思想和审美的外化。熊秉明先生称之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确不为过。从人的角度讲,书法是一种表达方式。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种,长啸于野,舞剑于庭,或吟诗、或唱歌,甚至歇斯底里。然而文人好雅,寓之于琴棋书画,这才有了这么多的传统艺术门类。
一个优秀的书写者应该是一个涉猎广泛的文化人,除了读万卷书,还要穷名山、泛沧海,走万里路,多体验多思考。毫无疑问,一件作品的字里行间留下的不仅仅是你的技法,还有你听过的故事,你看过的山河,你走过的路,和你爱过的人。
 
 
  王长远作品(部分)欣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