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增军|名门世泽 两晋家声 中华王氏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展

2020-07-06 21:55:41来源:王氏书画家园

打印 字号: T|T
王增军
 
王增军,1960年生。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师资培训专家教师团成员,河北省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名家书法提名展、“翰墨承传”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51人临创邀请展等展览;获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提名奖、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提名、2011年度中国书法年度佳作奖等奖项。出版有《中小学书法教师隶书指导》(合著,中国书协主编)及《汉隶解析》等
 
 
 
隶书的学习难点在哪里    
文|王增军
 
对于隶书的学习社会上有很多说法,比如“看着容易学起来难”,“入帖容易出帖难”,“一学就像一写就俗”。言语之间包含着许多无奈,人们发现隶书学习不是难不难的问题,是让人猜不透,不知道难在哪里!就像自己的身影,感觉在就是抓不着。
 
对中国书法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隶书从汉代繁盛之后突然衰落,甚至消失。从魏晋开始直到清初,时间竟然连续长达一千多年,人们不知道隶书为何物,居然把它侍弄成为工艺玩偶,满是雕琢设计而绝无质朴自然,直到“清中兴”。其实,即使清代隶书中兴,隶书也已经不再是那汉隶了。
 
隶书为什么那么让人不解?隶书学习到底难在哪里?
 
困惑在于隶书的文字性质的复杂性,发生在古今文字交汇处,古质今颜;难点在于文化生态环境的蜕变。隶书是以天为本、天人合一文化生态环境之中的产物,而其后的文化生态环境是以人为本。后人以人本之心揣度隶书自然不得其解,技术不得其法。
 
大家知道,中国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有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这就是隶变。它是中国汉字由篆书演变为隶书,其实质是文字性质的改变。也就是,汉字从象形表意文字变成抽象表意文字。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今文字的诞生,与以篆书代表的古文字共同构成中国汉字两大系统结构。
 
隶书在中国汉字系统中,是唯一一个跨越古今两大系统的书体,先天具有两大系统属性。即有古文字的原始性中的自然性、质朴性和神秘性,又有今文字的系统性和结构。穿着今文字的外衣,里面是古文字的心。
 
隶变,中国书法本体的这次重大变革绝非其自身使然,其真正的推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直接原因是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
 
中国书法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存状态。其生态高度依赖社会文化环境,因此生,因此长,也会因为社会文化环境改变而改变。
 
隶书萌生于秦代,兴盛于西东两汉,是汉代帝国的官方文字。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秦王朝,结束了中国奴隶社会,开辟了封建时代的纪元。但是,社会思想文化意识,并不会戛然而止,经历了相对较长时间的过渡期。上古先民尊崇自然顺应自然以天为本,这种思想意识自然延续到了秦汉。虽然秦汉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人类在自然面前还是非常渺小的,顺天而行仍然是人类的自觉。特别是秦和西汉时期,从上古延续下来的以天为本、天人合一的社会文化思想意识,仍然主导着社会生活。
 
 
王增军作品欣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