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融入华夏文明,湖州王永从王永锡兄弟功不可没
佛教融入华夏文明,除了鸠摩罗什、法显和玄奘,还有无数王氏兄弟

自晋代西域高僧竺法护第一次将《法华经》等大乘经典在长安城大规模翻译抄印起,鸠摩罗什、法显、玄奘等一代又一代高僧大德,不畏艰险,舍身求法。远赴天竺,取回真经。除了一路上的人背马驮,关山险恶。也不乏中原与西域诸国从国王至各级官员百姓的护持、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弘扬,以及十方信众的供养布施。

晋代龟兹国译经大师鸠摩罗什
千百年来,民间佛教居士,多有终其一生,穷尽财力者,刻经修庙,造塔供佛。只为造福苍生、拔苦与乐。其功德殊胜,比之祖师大德,亦不遑多让。
在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有一个思溪村。宋时,这里出了两兄弟,分别叫王永从和王永锡。湖州自古江南鱼米之乡,交通便利,生活富庶。南宋时还是都城临安的辅京。两兄弟家境优渥,自幼苦读,相继入仕。王永从曾官至左武大夫、密州(今山东省胶州市)观察使。王永锡曾任崇信军承宣使。王氏兄弟的子侄也多有在朝为官者。北宋靖康元年(1127)二月,王氏兄弟开版印经,有发愿文为证:崇敬三宝,我王永从,志诚书写,《菩提行经》,此第一卷。所褒妙利,上报四恩,下资三有,愿与法界,一切含识,速证菩提,如诸佛等。时大宋号,靖康元年,七月望日,谨立斯志。
岂知数月后,因受蔡京花石纲事件牵连,王氏兄弟受到贬抑。回到家乡湖州思溪村,捐资建造圆觉禅院,建舍利塔。印经事业均在圆觉禅院进行。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兄弟俩捐资雕印大藏经共计1435部,5480卷,分作548函,世称“思溪圆觉藏”。意为思溪村圆觉禅寺刻印的佛教经藏。其为中国刻印年代较早、且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佛经版本。
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圆觉禅寺重建并获朝廷赐名为法宝资福禅寺,王氏兄弟的后人又再次捐资补雕增刻经藏1459部、5940卷、分作599函。比之前多刻了5l函。版式与前相同,也是每版三十行,折为五个半页,每半页六行,行十七字。该版经藏遂称为《思溪资福藏》、《资福藏》。前后《思溪藏》在佛教界和学术界又称其为湖州本、浙本或南宋本。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氏定都临安,奉行信佛顺天的治国方略。在其统治区域内大建寺院,以临安为中心的江浙一代遂有了东南佛国之谓。赵氏统一中原后,一直遵奉中原正朔的吴越国纳土归宋,和平交割。而敬佛之风,传承至今。王氏兄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散尽家产,弘法利生。

在古代,刻印典籍是非常耗费财力的事情,制作雕版尤其需要大量能工巧匠。早期的佛经经常依靠手工抄写,易错漏,传世极少。在天灾人祸和兵荒马乱中,极易灭失损毁。使得佛教善知识在民间更多依靠口口相传,不利于弘扬佛陀正信正见。 王氏兄弟印经之前大约100年,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使得印刷效率大大提高。后世研究认为,北宋开宝年间首次使用木版雕印大藏经。自那时起,历代皇家、官府、寺院、民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刊印佛经,弘布佛法。有赖于雕版佛经的大量流传,使得越来越多的知识阶层开始学习、研究与弘扬佛法,禅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佛教亦深深融入中华文化。

慈受禅师
王永从在圆觉禅寺刻印经文期间,与当世名僧慈受禅师交好。慈受禅师传世有许多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劝化诗文,收录于《慈受怀深禅师广录 》。王永从过世后,慈受禅师曾短暂住持过圆觉禅寺,并赋诗纪念:
去年公到包山寺,林底相逢笑不休。
今日我来公已去,石羊石虎替人愁。
今日我来公已去,石羊石虎替人愁。
南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资福禅院、经坊以及大藏经雕版遭蒙古军纵火烧毁,今尚有残垣可见。流落民间的《思溪藏》日渐稀少,但历代根据《思溪藏》重刊者,巍巍壮观,善莫大焉。传至日本的《思溪藏》大多保存完好,清末名士杨守敬曾购回部分,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妙法莲华经》即为其中一部。《妙法莲华经》又名《正法华经》或《法华经》,自西晋至隋代,前后共六个译本,现存世译本三个。其中鸠摩罗什法师的第五个译本语言简约华美、词义通畅顺达,流传最广。现今全国汉地寺院佛弟子之间的流通的即为该版本,与《思溪藏》一字不差。

800年沧海桑田,当我们再次识读《思溪藏》版《妙法莲华经》,不由得感慨万千:其文字秀美、印刷清晰、排版齐整、字字可认。与今之流通版本对照,一字不差。我的脑海中仿佛看到800年前规模宏大的圆觉禅院忙碌热闹的场景:僧人、雕版工人、印刷工人、寮房帮忙的村妇、跑前跑后张罗的王氏兄弟。倘若他们知道,800年后依然有许多人,透过一种叫做电脑和网络的东西,浏览当年他们一笔一雕凿出来的文字,想必会无比欣慰吧。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