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人物影像志】第四集 王十朋:资深“泉粉”的泉州情缘
泉州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喜欢他的人很多。但早在南宋,泉州就有一名资深“泉粉”,浙江人,来泉州人当官一年半,因为爱泉州,所以在泉州大力发展生产、教育,甚至还为泉州写了200多首诗。大家知道这位“泉粉”是谁吗?今天的《千古风流 今朝“网红”》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王十朋。

851年前的南宋乾道四年,泉州迎来他的一位新知州——王十朋,这个浙江乐清人一到泉州,就写下这幅楹联贴在州治大门口。刚来泉州就给出这么高的评价,看来此人不仅诗才横溢,而且对泉州满心喜爱。果然,王十朋在泉州待了一年半,清源山、九日山、洛阳桥、府文庙、承天寺等地都留下他的诗迹。
正在上传...
宋明时期,九日山西峰南麓有一株参天大树,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宋、明两代都留下了不少吟诵它的华文诗篇,王十朋也写了。
(九日山文管所原所长 胡家其)
“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我们两度泉州知府的王十朋,主政泉州工作之外,曾经来过九日山很多次。其中这个无名木,他有几句是这么写的,堂下有奇木,灵根植何时,非无栋梁用,可叹识者稀。下面还有很多文献有记载他的足迹。”

短短一年半时间,王十朋写下诗作200多首。泉州市政协原文史委专职副主任王明健爱好诗歌,他曾寻访王十朋在泉州的足迹。他认为王十朋的诗作除记录泉州的山山水水,更不乏他的从政观念。当年他一到泉州,就给当地官员来了个下马威。
(泉州市政协原文史委专职副主任 王明健)
“他就召集我们泉州所在七个县的县长,叫知县到知州来议事。请他们吃饭。然后当场就赋了《宴七县宰》。他写九重天子爱民深,冷尹宜怀恻隐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他就是告诉这些人要清正廉洁,要爱护百姓疾苦。”
王十朋爱泉州,护泉州,他在这里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修建贡院,重修北楼。尤其是修建贡院,为泉州士子考学解决了大难题。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秘书长许长锋介绍,自有科举制度以来,泉州数百年间没有贡院,当时每次泉州士子考试,都要借用州学馆舍,也就是现在泉州府文庙的明伦堂。了解到这一切,王十朋立即拍板建设泉州贡院,但钱哪里来呢?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秘书长 许长锋)
“他就自己掏钱带头把自己俸禄的一部分捐献出来,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各级的官员也都纷纷捐献。就在泉州府治的西边,就是现在的肃清门,当时就是泉州中心的地方,就建造了这个贡院。当时贡院盖好以后他也是很高兴,我们这边中梁要上的时候都是要搞一个仪式的,所以他当时也去了,还写了诗。”
王十朋对泉州所做的一切,得到泉州百姓的赞誉和认可,这位“泉粉”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王十朋卸任离泉时,百姓甚至把他必经的桥梁拆了挽留他,他只好绕道离去。回乡途中,王十朋遭遇大风,他第一个念头想到的还是泉州。

(泉州市政协原文史委专职副主任 王明健)
“遇到大风他想到的不是他入城很辛苦,而是我们泉州田野里面的秧苗会不会被风刮倒,泉州船舶在海上遇到大风怎么办?所以说他跟泉州关系不错。所以他后来有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话说,泉人岂思我?我意自思泉。”
王十朋与泉州的深厚情谊,镌刻在一首首真情实意的诗作中。他逝世后,泉州士民还聚集在开元寺沉痛悼念,并在东街建梅溪祠作为纪念。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