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的封赠制度

编修族谱,源于周,盛于明清。而在研究旧谱过程中,往往遇到谱内有的人物记有受朝廷谥号封赠,所封赠级别都普遍较高,甚至其妻及其亲属也有封赠。其裔孙们夸夸其谈,祖上曾是某级别高官,极感荣耀。那么,朝迋为何实施封赠制度,看下文即知其所以。
清朝的封赠制度,文职隶属吏部,八旗、绿营武职隶属兵部。
顺治年间,覃恩及三年考满,均给封赠。康熙初,废文、武职考滿封赠。
文职封赠之階,初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寻改光祿大夫。从一品光祿大夫,后改荣祿大夫。正二品资政大夫,从二品通奉大夫。正三品通议大夫,从三品中议大夫。正四品中宪大夫,从四品朝议下夫。正五品奉政大夫,从五品奉直大夫。正六品承德郎,从六品儒林郎,吏员出身者,为宣德郎。正七品文林郎,吏员出身者,为宣议郎,从七品为徵仕郎。正八品为修职郎,从八品为修职佐郎。正九品为登仕郎,从九品为登仕佐郎。
武职封赠之階,初为三系:一为滿、汉的公、侯、伯封赠为光禄大夫,后改为建威将军;二为八旗:一品封赠为光祿大夫,二品为赠为资政大夫,三品通议大夫,四品中宪大夫,五品奉政大夫,六品承德郎,后改为武信郎。七品文林郎,后改为奋武郎。八品修职郎,九品登仕郎。乾隆三十二年,改同绿旗。三系为绿旗营:封赠官階屢变:初制正、从一品为荣祿大夫。正二品为骠骑将军,从二品为骁骑将军。正三品为昭勇将军,从三品为怀远将军。正四品为明威将军,以四品为宣武将军。正五品为武德将军,从五品武为武略将军。正六品为昭信校尉,从六品为忠显校尉,后增正七品为奋勇校尉。乾隆二十年,改正二品为武显大夫,从二品为武功大夫。正三品武义大夫,从三品为武翼大夫。正四品为昭武大夫,从四品为宣武大夫。正五品为武德郎,从五品为武略郎。正六品为武信郎,从六品为武信佐郎。正七品为奋武郎。三十二年,改正一品为建威大夫,从一品为振威大夫。增从七品奋勇武佐郎。正八品为修武郎,从八品为修武佐郎。八旗与绦营制度始画一。五十一年,改正一品为建威将军,从一品为振威将军。正二品为武显将军,从二品为武功将军。正三品为武义都尉,从三品为试翼都尉。正四品为昭试都尉,从四品为宣武都尉。正五品为武德骑尉,从五品为武德佐骑尉。正六品为武略骑尉,从六品为武略佐骑尉。正七品为武信骑尉,从七品为武信佐骑尉。正八品为奋武校尉,从八品为奋武佐校尉。增正九品为修武校尉,从九品为修武佐校尉。于是文、武官员等级相侔。
文、武正、从一品妻封一品夫人。满、汉公妻为一品夫人。侯妻为候妻一品夫人。伯妻为伯妻一品夫人。正、从二品夫人。正、从三品淑人。正、从四品恭人。正、从五品宜人。正、从六品安人。正、从七品孺人。正、从八品孺人。正、从九品孺人。武职八旗八品以下、綠旗营七品以下妻无封。后改绿旗营正七品妻封孺人。(旧時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給亲族尊长)
顺治五年,定制,凡遇恩诏,一品封赠三代,诰命四轴。二、三品封赠二代,诰命三轴。四、五品封赠一代,诰命二轴。六、七品封赠一代敕命二轴。八、九品止封本身,敕命一轴。凡轴端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三、四品用裹金,五品以下用角。
凡推封之例,顺治初制,父祖现任者,不得受子孙封。致仕及已故者许给,願棄职就封者听。两子均任,其父母受封,从其品大者。妇人因子封赠,而夫与子兩有官,亦从其品大者。父官高于子者,嫡母从父官,生母从子官。为人后者,己封赠祖父母、父母,请以本身妻室封典貤封本生祖父母、父母者,许貤封。康熙五年,定父职高于子者,依父原品封赠。官卑于子者,从子官封赠。武职子现任文职,封赠以文官例。雍正三年,定四品至七品官願将本身妻室封典貤封祖父母者,八、九品官願貤封父、母者,皆许貤封。三品以上貤封曾祖父、母者,请旨定夺。乾隆间,折中礼制,颇有更定。二十七年谕曰:“子孙官品不及祖、父之崇,则父为大夫子为士,记有明文。旧例依祖、父原階封赠,殊未允协,其议改之。”吏部议定文、武官子孙职大,祖、父职小,依子孙官階封赠。祖、父职大,子孙职小,不得依祖、父原品封赠。父官于子者,生母从子官封赠,嫡母、继母不得依父官请封,厥依子官受封者听。武职子任文职者亦如之。五十年,定一品至三品官不得貤封高祖父、母,四品至七品官不得貤封曾祖父、母,八品官以下不得貤封祖父、母。
道光以后,捐封例开。二十三年,许三品以上官欲捐请本身曾祖父、母封赠者,得依貤封曾祖父、毋例圾捐。二十八年,许四品至七品官捐请貤封宵祖父、母,八品官以下捐请貤封祖父、母,均常例加位报捐。而限制始废矣。旧例八、九品官许封父、母,不封本身妻室。应封妻者,止封正妻一人。正妻未封己殁,继室当封者,正妻亦得追赠。其再继者不得给封。道光二十三年,许八品以下捐封人员欲捐请及妻室者,加位报捐。咸丰二年,许京、外文职及捐职人员得先封本身及原配、继配妻室,再依本身品及为笫三继妻捐封。四年,並从部议,第三继妻以后,亦许依次递捐。旧议仕宦至三品,幼为外祖父、母抚养,其外祖父、母殁无嗣者,许依其官階貤赠,其外姻不许貤封。道光二十三年,许捐封人员为其受恩抚养之母舅、舅母、姑夫、姑母、姨夫、姨母、妻父、妻母依馳封外祖父、母例。咸丰三年,并许貤封曾祖父、毋,伯叔祖父、母,伯叔父母,庶母,兄、嫂並嫡堂伯叔祖父、母,嫡堂伯叔父、母,嫡堂兄、嫂,从堂、再从堂尊长及外祖父、母,外祖父母,妻祖父、母。按例定品级,一体捐请。又许为人妇者,为其己故夫之祖若父捐职请封。为人后者,为祖若父馳封其先人,展转推衍,而经制蕩然矣。
加级请封之制,其初限制亦严,顺治初,日恩诏加级者,以新加之级给封。康熙五十二年,定议七品以下加级请封,不得逾五品,五、六品不得逾四品,三、四品不得逾二品,捐级不得计算。乾隆间,外官加级不倫新旧,不得依加级请封。五十年,部议京官八品以下,得依加级请五品封,不惟逾分,亦觉太优。嗣后八品以下不得逾七品,在外未入流不得给封。願捐纳荣亲者,许其捐封。从之。嘉庆后,限制渐宽。京、外官恭遇覃恩(深厚广大的恩惠),许报捐新级请封。议敍三、四品职衔人员,加级捐请二品封典,许加倍纳银,按现任及候補、候选例给封。咸丰初,推广捐例,京、外各官及捐职人员,由加级及捐加之级捐封者,现任及候补、候选三、四品官,许捐至二品。其五、六品加等捐请三品封者,依常例加倍报捐。加等捐请至二品者,依四品职衔得捐二品封例,加倍半报捐、。其七品加等捐请三、四品封,八品以下加等捐请五、六品封,均依常例,分别加倍报捐。十年,定三品人员加级捐封,按一品人员银数加倍,许给从一品封。二、三品虚衔人员捐从一品封,应按二、三品实职银数加成或加倍报捐。其有为外姻捐从一品封者,许各按二、三品实职虚衔银数,再行分别加成报捐。
至光绪中,御史李慈铭奏上:(请封,捐封过滥,末准)。二十六年,诏停报捐实官,而虚衔封典报捐如故。宣统元年,吏部议定条例,京官依加级、外官依本任请封,颇欲规复旧制,格不得行。明年,改定京官依加级,外官依加衔,五品人员许请至三品封赠,八品人员许请至六品封赠欲稍事補救,而积重难返。(参考资料:《清史稿》。2019年8月18日于贵阳花溪)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中国古代军队里的官职
- ·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 · 感恩母亲节祝普天下王氏母亲节日快乐!
- · “王”字的造字本义考
- · 年岁别称与寿称
- · 列祖列宗生平简介
- · 明朝皇帝列表
- · 科举名词解释-科考功名及生员名词
- ·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王姓多半有贵族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