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元代最美荷花词为福宁州人王畊(王都中儿子)赋

2019-07-31 14:55:32来源:王纯鸿(鸿影悠游)

打印 字号: T|T
夏天是荷花盛开季节,古人留下很多吟咏荷花的佳作,元代张翥《摸鱼儿》可谓其中翘楚。
摸鱼儿(元. 张翥)
王季境湖亭,莲花中双头一枝,邀予同赏,而为人折去。季境怅然,请赋。
问西湖、旧家儿女,香魂还又连理。多情欲赋双蕖怨,闲却满奁秋意。娇旖旎。爱照影红妆,一样新梳洗。王孙正拟。唤翠袖轻歌,玉筝低按,凉夜为花醉。
鸳鸯浦,凄断凌波梦里。空怜心苦丝脆。吴娃小艇应偷采,一道绿萍犹碎。君试记。还怕是、西风吹作行云起。阑干谩倚。便栽酒重来,寻芳已晚,余恨渺烟水。
这首词作者是元代张翥(1287~1368),字仲举,号蜕庵。张翥年少时,恃才傲物,豪放不羁,好蹴鞠、音乐。后幡然醒悟,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以诗文知名一时。张翥的词在清代得到极大推崇,李佳《左庵词话》评张翥词“典雅温润,每阕皆首尾完善,词意兼美,允推元代一大家。”
词题中提及的“王季境”,就是福宁州(今霞浦)人王畊(又作王<田亢>)。王畊字季境,元代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王都中第五个儿子。传霞浦牙城王氏赤岸始祖"三府君"就是王畊,家谱记作“畊孙”。
王都中是元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耳濡目染,其儿孙多喜好文艺。特别是长子王畛、三子王畦两人,诗书歌赋无所不精。但这两兄弟偏偏无心于官场,喜欢徜徉于山水与雅集之间,交游甚广,号称江南名士,与倪瓒、徐达佐、郑元佑、王祎、陈植皆为好友。
唯独第五子王畊(<田亢>)不类兄弟,更好武功之道。他从小跟随王都中身边学习处理政务,陈基评价他“精白果毅,俶傥有器识,流声于世”。至元五年(1339年),年方弱冠的王畊得偿所愿,出任淮东宣慰司奏差,任所在扬州。受父兄影响,王畊也特别喜欢与文人交往。著名文学家张翥这时期隐居于扬州,与王畊成了忘年之交。
词题中可知,王畊在扬州的居所后有一湖,种满荷花。有一天,王畊发现了一枝双头莲,他大为惊讶,连忙请好友张翥等人来赏“花开并蒂”。张翥等人到时,大家才发现那支双头莲被人无端摘取,消失无踪。王畊无比怅然,请张翥为此赋词。
 
这首《摸鱼儿》词意兼美,意妙韵谐,是张翥代表作之一。“多情欲赋双蕖怨”一句出自元好问的《摸鱼儿.双蕖怨》,咏男女爱情。张翥自出新意,不落窠臼,表达了双头莲被无端摘走,众人空留遗憾在烟水间荡漾的心情。两首《摸鱼儿》,可谓元代咏莲词中的“南北双璧”。
 
张翥还请好友张雨一同为此赋词。张雨(1283~1350) ,字伯雨,钱塘(杭州)人,师从虞集,博学多闻,善谈名理,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茅山派道双头士。诗书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风。词也异常优美,全文:
 
摸鱼儿 (张雨)
双莲一幹,为人折去,仲举邀予赋之
问凌波、并头私语,夜凉谁共料理。柔情早被鸳鸯妒,怕击水晶如意。香旖旎。待微雨清尘,略为新妆洗。骚辞漫拟。搴水末芙蓉,同心轻绝,未说已先醉。
空折损,又堕偷香梦里。藕丝不断新脆。吴娃小艇无踪迹,也怪半池萍碎。还略纪。是月冷、鸥眠鹭宿曾惊起。高荷恨倚。总回首西风,露盘轻泻,清泪似铅水。
 
张翥与王畊相交甚深,写了不少诗词赠送王畊。后来王都中病重,王畊回吴中照顾父亲,与张翥暂时分别。至正二年(1341)张翥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也离开扬州去了大都(今北京)。数年后,两人在大都又一次见面,详情另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