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福鼎市潘溪镇赤溪村东坪里王氏志

2019-02-14 09:18:12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一、源流与迁徙
      东坪里王氏始祖王某某公,在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75年)由福建长溪(霞浦)赤岸(当年因倭寇扰乱猖獗,又遇上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躲避赤岸之乱)始迁霞浦凤城(牙城)东街头,(大约到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5年)转迁福鼎磻溪青坑东坪(至今东坪村邱氏还保留着“王九公庙”)数几十载后(约清朝康熙甲午年 ,公元1714年)再由王有谨公迁入东坪里(龙岗鼻)山下定居。后因在乾隆16年秋季,一场特大暴雨,山洪暴涨,房屋冲毁。(此次大水泛滥,将所有的宗谱冲毁,不知多少人员遇难,无从考证,因此,在后裔重修宗谱中,觅不出始祖的正真名字和世系。)最终由两位先祖搬迁到龙岗鼻右边坐南朝北的山脚下安居。美其名曰“东坪里”。
      东坪里王氏,自从王有谨公迁移东坪里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如今人丁兴旺发展为62户,248人,现有本科毕业生11人,大专生13人。从1997年起全村陆续搬迁到赤溪中心村,而今又有部分王氏族人分别在福鼎、霞浦、福安、宁波、宁德、漳州、珠海、厦门、上海、长沙等地购房发展。
 
二、美丽的传说
      1、三次迁移为何每处地址上都有“东”字为号的传说。
      据长辈口述,福建长溪赤岸遭受倭寇洗劫,某年某月的夜晚,赤岸王氏大院前前后后被倭寇重重包围,正门灯火通明,杀声震天,后门一片漆黑,王氏始祖携带全家老小百余人从暗处后门-----即西门逃生,恰反,倭寇早已派重兵把守后门,一场灭顶之灾从天而降,可是,在这危难时刻,先祖们奋起反抗,杀出一条血路,但不知有多少先祖遇难,有多少人而逃生。其中有位先祖在趁混乱之中从正门----即“东”门逃生,方保性命。故此,始祖们不管迁移何处,都要在地址前添加“东”字,以“东”字为号,目的是让后人永远记住当时从“东门”逃生的我们的始祖,繁衍后代,这些佳话流传至今。
       2、一场大水冲毁房屋,在慌乱之中妯娌错抱自己孩子的传说
       据说,先祖们迁移东坪里先定居在龙岗鼻山脚下,因为那里环境优美,土地肥沃,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地从对面的山脚下环绕而过,形成“国戴水”,房屋的前面是一片田野,是一块风水宝地。然而,据长辈说,在乾隆16年秋季,一场特大暴雨持续了2天2夜,山洪暴发,溪水瀑涨,吞没的田野,冲毁了房屋。两位妯娌在慌乱之中冲进房屋各自抱起孩子飞快的向后门山转移,可是,就在一瞬间整座房子被洪水冲走,两位妯娌在山岗上大哭着:阿婶呀我的孩子被水冲走了,阿姆呀我的孩子被水冲走了。是因为当时她俩手脚慌乱来不及辨认,拽起孩子就跑,所以各自错抱自己孩子。(此次大水泛滥,将所有的宗谱冲毁,不知多少家人遇难,无从考证。)据说这栋房子当时还点着灯,一直顺着大水流淌到湖里东溪考才冲散开。目前,龙岗鼻山脚下还保留着当时用青石头砌成一大片后门花台坎(实地可以考查)。


三、民间信仰
       王九公,出生于唐武德六年(公元六零七年九月十三日)。王务琨任长溪县令时,王九公十六岁同郑氏仙风游于温麻受闾山正法,学法数载,被闾山封为闾关正神。学法年满返回时,闾山老母让王九公选择是骑虎还是乘龙回凡间世界,骑虎要经过青山野地,乘龙则经过汪洋的大海。他最终决定乘龙回凡间。闾母叮嘱他来到凡间一定要记住脚踩凡间地,手抓凡间草之后才能吹龙角。可是他一到海面,看到凡间世界这么宽阔、美丽,他竟然忘记了闾母的嘱咐,一时兴奋就吹起龙角。然而龙听到龙角声,即刻回头,致使他掉进海中而逝。依据上述凡间故称“穿洋透海王九师公”。
      之后王氏每迁一地,出道岔口处都建有王九公宫,宫内塑有神像,头戴头盔,身穿鳞甲衣,左手握着龙角,右手拿着铃钱,非常威武。王九公驱逐妖魔鬼怪,立为当地的保护神,确保了族人平安吉祥。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