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为什么家谱里的祖先都是名人

2018-11-07 15:07:43来源:族讯

打印 字号: T|T
      您注意了吗 ?今天的家谱往上追踪,祖先都是一位闪亮亮的名人。难道先祖没有平民百姓吗?答案是肯定有平民百姓,那为什么每家的家谱先祖都是闪亮亮的人物,或是帝王,或是名人,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在唐宋以前,修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唐宋以后,民间言论开放,普通人才开始修家谱。因为中间多年文献断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祖上到底是谁,只能根据自己大概来自哪里,和哪个同姓官员的某一支重合,就直接跳过去了连接上了。于是,几乎所有的家谱,往上数祖先必定是名人,因为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家谱传下来。
      如果家谱都是这么来的,那它还有可信度吗?家谱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保留几千年的家族文化。这种信仰,也是对祖宗的敬畏,让人有根有源,知道自己从哪儿来。
     家谱,前面是真实的,后面也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家谱前面多少代,因为有文献记载,是有据可依的;最近数代,牵涉自己的叔伯、爷爷、曾祖等,也是真实的。唯一的断层就是在文献缺失的那些年代。
 
      曾经有人发现,一个县如果有5个进士,那么全县同姓的人都认这几个人为祖先,难道这几个进士就没有兄弟吗?其他人都去哪儿了?这就像是一棵大树有众多分支,你本来属于第三支第五根,但是你认了第一根,中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在姓氏流传和演变过程中,有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姓氏“血统”的纯正,如大量的赐姓、改姓,入赘,还有姓氏避讳等,但这并不影响族人对同一姓氏文化的信仰与传承。
     说到底,中国的家谱文化,就是整个民族的血脉信仰。不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姓氏文化不丢,我们的文化就能一直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