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谱里的祖先都是名人

您注意了吗 ?今天的家谱往上追踪,祖先都是一位闪亮亮的名人。难道先祖没有平民百姓吗?答案是肯定有平民百姓,那为什么每家的家谱先祖都是闪亮亮的人物,或是帝王,或是名人,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在唐宋以前,修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唐宋以后,民间言论开放,普通人才开始修家谱。因为中间多年文献断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祖上到底是谁,只能根据自己大概来自哪里,和哪个同姓官员的某一支重合,就直接跳过去了连接上了。于是,几乎所有的家谱,往上数祖先必定是名人,因为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家谱传下来。

如果家谱都是这么来的,那它还有可信度吗?家谱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保留几千年的家族文化。这种信仰,也是对祖宗的敬畏,让人有根有源,知道自己从哪儿来。
家谱,前面是真实的,后面也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家谱前面多少代,因为有文献记载,是有据可依的;最近数代,牵涉自己的叔伯、爷爷、曾祖等,也是真实的。唯一的断层就是在文献缺失的那些年代。
曾经有人发现,一个县如果有5个进士,那么全县同姓的人都认这几个人为祖先,难道这几个进士就没有兄弟吗?其他人都去哪儿了?这就像是一棵大树有众多分支,你本来属于第三支第五根,但是你认了第一根,中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在姓氏流传和演变过程中,有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姓氏“血统”的纯正,如大量的赐姓、改姓,入赘,还有姓氏避讳等,但这并不影响族人对同一姓氏文化的信仰与传承。

说到底,中国的家谱文化,就是整个民族的血脉信仰。不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姓氏文化不丢,我们的文化就能一直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