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少林寺山门匾额上的“少林寺”三个字是谁写的?

2018-09-07 11:07:45来源:

打印 字号: T|T
众生说 / 文
    说到少林寺,大家听到最多的大都跟禅宗,跟功夫,跟寺内的建筑有关,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少林寺的山门,大都是在门口拍张照就直奔院内了。
    今天我们就给山门留些目光,说说它的独特之处。
    少林寺山门的匾额,黑底金字,很是肃穆庄严,既然少林寺享誉盛名,那这一寺之名会是谁给写的呢?
    少林寺自北魏创建之后,历经千年,几经焚毁,早期匾额情况已不可知,现在挂于山门上的匾额,是清朝时所立。
    仔细看,会发现 " 林 " 字上方还有字,是 " 康熙御笔之宝 " 的字样,所以被一致认定是康熙所写。
    但问题在于康熙基本没有书法流传于民间,而又无从考证有关康熙曾给少林寺题字的记载,所以,关于这个题字的来由就有了如下的版本。
    康熙未到过少林寺
    康熙从未到过少林寺,山门匾额上 " 少林寺 " 三个字是从康熙写过的字中挑选出来拼在一起的,也就是书法界中所称的集字,集合而成。
    少林寺借着康熙的字传名,康熙也因此而宣威,在清初满汉矛盾突出的时期,这一举动非常利于皇帝赢得人心,所以康熙并没有计较这个事情。
    康熙亲自提笔所写
    虽说没有可查的官方记载,但毕竟匾额上有 " 康熙御笔之宝 " 的印章,这种东西当时民间可不敢私自印刻的,所以康熙亲自写的这种说法流传最广。
    据说,清康熙年间,少林寺山门修建完毕后,唯有山门上的匾额一直空着,少林寺方丈敬斋大和尚,为了这块匾额,曾兴师动众,想让朝廷题写,但效果不佳。
    谁知后来,京城传来圣旨,说康熙要来中岳巡游,要到少林寺,做好接驾准备。
    方丈一方面为皇帝的到来细无巨细的做着准备,一方面也在为如何让康熙留下墨宝而筹谋,终于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
    当康熙大帝在文武百官及御林军陪护下,浩浩荡荡来到了少林寺山门,敬斋大和尚率领全寺僧众正在山门前迎接。
    康熙大帝看到雄伟的少林寺山门抖拱层叠,庄重一新,点头称赞。但,又见山门上匾额高悬,只是空白一块,不住摇头,好奇地问道:" 大和尚,山门新建,巍峨壮观,为何悬着一块空的匾额?"
    方丈向前合掌对康熙说道:" 为迎万岁驾到,全僧将原有自题的一块匾扯了下来,现正有寺内一老一小俩和尚书写,请万岁指示。"
    说着,他挥手让众僧迅速散开,从众人身显现出一老一小俩个和尚正在山门前的地上,铺纸写着 " 少林寺 "。
    这一老一小和尚,一个拿着小扫把似的粗笔,一个拿着写小字毛笔,写得满头大汗,那 " 少林寺 " 三个字被写得歪歪扭扭,大字如斗,小字如蚁,纸张一片。
    康熙大帝上前一看禁不住大笑着说:" 这哪里是写字!" 敬斋大和尚看时机一到,率僧众齐声高呼:" 请万岁御赐!"
    康熙大帝听到众僧齐声请求,见不可推辞,他从容地拿起笔来,就在山门前,挥笔题写了 " 少林寺 " 三个大字。题完字之后,康熙又拿出自己的印章在三个字中间盖了个 " 拦腰章 "。
    但即便是我们这外行人细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三个字有点不协调,笔迹各不相同。
    当然这不是因为康熙字写的不好,而是后来在民国年间,军阀混战中,一场大火把牌匾上的 " 少 " 字烧了。
    传闻,当时一个自称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后代的人,好书法,他仿康熙的笔法修复了这块匾额。
    关于这场大火,有人说这个匾中的字也被烧掉了。于是,少林寺重整时,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又题了 " 寺 " 字。但似乎为了不与康熙的字相提并论,有意将 " 寺 " 字写小了一点。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 " 少林寺 " 三个字来由的最终版本。
    不管是不是康熙所写,但少林寺的确借着这个说法而声望大增,在明末清初的时局中稳住了禅宗的声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