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书:自强不息孝老爱幼
凌晨三点,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月包村还沉浸在月色与薄雾中,62岁的王科书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完毕后匆匆往猪舍赶去。31间猪舍,80余头猪,她只身一人忙前忙后,清理猪圈,给猪防疫、喂食,忙完这些天也亮了。

王科书与孙女在一起
今年夏季的连续强降雨使王科书的猪圈受灾严重。她抹着眼泪说:“猪圈都是封闭的,好多小猪都被淹死了!”尽管如此,王科书摸摸身旁小孙女的头,还是露出了笑容,她相信自己能靠双手将孙女抚养长大。孙女赵欣怡是王科书的心头肉,再苦再累也不离弃。
王科书的丈夫与儿子均患有精神分裂症,常年住院治疗,患智力障碍的儿媳妇不堪家庭重负,离家远去,再没回来。王科书一人毅然挑起了重担,养猪、养鸡、种植生姜……以辛勤的劳动,一点一点撑起了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赵欣怡念小学三年级,每日早晨王科书忙完农活后,便牵着孙女去县城上学。家离学校路途很远,两人每日要走近3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每天早上走路去,能省下8元钱车费。以前孙女小,我背她上学,背不动了,她就下来自己走一下。现在孙女大了,不用我背了。”王科书说,她把孙女送到学校后便开始在校门口等待,中午照顾孙女用餐,傍晚为了节省时间赶回去种庄稼、喂鸡,这才不得已花钱搭车回家。
看着孙女渐渐长大,已经能为自己分担一些农活,王科书很是欣慰:“我的孙女现在懂事了,很能干。会掏猪粪还会喂猪,平时能帮我不少!”
月包村位于半山腰,在山的更远处住着王科书的公公婆婆。两位老人都已85岁,患有老年痴呆症,去年走失两次。纵使农活再忙,王科书还是坚持每天去看望两位老人。
2017年,王科书被评为“十大感动峨边人物”。她把自己的故事说给还在贫困线上努力的人听,鼓励他们增强生活的信心,用勤劳的双手去实现脱贫。(记者 唐诗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