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王芳:高情商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网文化讯 如果有观众好奇主持人王芳的生活,也许用一个词可以形容——忙碌。

王芳
每天早上六点半,王芳准时叫女儿起床,为她做早餐,送她上学。期间她还会跟女儿探讨一些她们二人都很感兴趣的历史问题。尔后,王芳会花一段时间录制视频课程。这是主持人王芳的另一重身份——教育专家。在她自己的知识付费平台上,已经拥有上百个与幼儿教育相关的视频课程,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录完课程后,王芳便驱车来到了大兴的一座演播厅,录制湖北卫视的《大王小王》节目。“我是一个非常擅于合理安排时间的人。”说这句话时,王芳嘴角挂着一丝微笑。而对于这一点,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分明,王芳的采访就安排在她录制《大王小王》节目的化妆间隙。

大王小王现场
这么多重职业身份,如此繁忙的日程安排,在王芳看来,一个好的情商帮了她很多忙。她将自己多年以来在职业中、生活中习得的好的情商习惯写成了一本书——《给孩子们的50堂情商课》。“这本书中最重要的是讲了三件事:第一,要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所谓的正能量;第二,要有非常好控制情绪的能力;第三,成功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比如说坚持、毅力等等。”王芳说到。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以兴趣为出发点写成的书,销量却突破百万。截止记者发稿前,《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仍然在京东、当当少儿类书籍中销量排行第一。
在化妆间内,化妆师为王芳梳头,描眉,而她则将自己的人生故事、职业经历以及她对于情商所思所得,娓娓道来。

好脾气王芳
王芳的好脾气在圈内有口皆碑。而她的好脾气也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之中。“亲爱的,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哈”——这可以说是王芳发微信的惯用格式,前有一个昵称缀儿,后面跟一个语气助词,同时,她还会加很多表情。而即便是当曾经在背后诋毁过她的人遭遇困难时,她也会鼎力相助。身边人不解,王芳答曰:我再帮那个人一次,他下次不就不会说我坏话了嘛。
而每当王芳无法掌控自己情绪时,她就会让自己一个人呆会儿。看看书、听听音乐,脱离那个情绪状态。王芳一直有一个自己的原则: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让自己做任何重要的决定。平静平静,想想其实也没多大点事儿。有时候开车,王芳都会想自己怎么脾气这么好,谁插进来,怎么插进来,她都不会生气。合作将近20年,化妆师、司机等王芳身边的工作人员从未见过她发火。
但好脾气王芳,却有一个暴脾气母亲。小时候,王芳的母亲一着急就动手,她挨过很多打。长大之后,王芳理解了母亲:“那个时候家里很穷,还有两个孩子,我父母都在学校工作,为了增加一点收入,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凌晨12点。因为他们字写得好,要帮人家刻蜡版。母亲累到一定程度,工作又不顺心,孩子就成了她唯一的撒气桶。”王芳说到。而反观王芳的父亲,却是一个脾气好情商高的人。虽然理解母亲,但王芳从小就觉得应该成为一个像爸爸那样的人。
“我从小就挺看不上那种人撒泼打滚、歇斯底里的人。我从心里会认为,他们活得很低档。不管我的经济条件如何,我都要让自己活成一个优雅的人。”而优雅的姿态,重要的一点是掌控自己的情绪,而这在王芳看来也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

发布会现场王芳讲述新书创作历程

快板女团现场表演节目庆祝王芳新书发布
高情商是习得的
在王芳《给孩子们的50堂情商课》书中,记录了一个她跟女儿相处的小故事。
一次,王芳带着女儿跟朋友吃饭。女儿想吃牛排,于是她们就找了一家西餐厅。结果,那家餐厅上菜很慢,而当牛排端上桌,女儿吃了一口便说,“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当下,王芳便有些生气。但她只是尝了一口女儿的牛排说,“我觉得得挺好吃的”。回家后,王芳马上跟女儿重新演绎了一遍吃饭的过程,只是角色翻转——“假如你请一个小朋友吃饭,挑完餐厅,提前到达,而你的朋友却说不好吃,你会怎么想?”。


“孩子是要教育的。5岁的时候可以天真地一些不太礼貌的话,但等到他15岁这样说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叛逆;到25岁,那就是不折不扣的低情商了。但这个‘根’在5岁,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父母和孩子知道,我不应该这样说话。”王芳告诉记者。
有些人曾说,高情商也是一种天分,但在王芳看来,情商更多是习得的,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情商的养成至关重要。“每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给予孩子以尊重、宽容,那么他/她长大后也会拥有一颗自尊、自信、自由、宽容的心灵;但如果孩子在一个充满着抨击、负面情绪的环境中长大,这个孩子也有可能自尊心极强,但他却容易走向极端。”王芳希望,通过自己的书能让家长意识到情商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有意思的自我习得情商。
对话王芳:现在很多人,都想能一步到位、迅速变现,这特别可怕

王芳荣获东方出版社颁发的百万畅销书作家奖
文化中国: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考虑出纸质书,而且三年持续出了4本?
王芳:我认为纸质书的回归是必要的。大家现在都习惯在互联网上做各种事情,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一旦接触了手机、电脑这些东西,再让他回去接受文字,很难。我想身体力行,不管这套书卖几万套,都有机会让孩子养成一个阅读纸质书的习惯。
这书出的时候,就是玩儿(笑),但是没想到这四本销量都过了百万。这个年头销量过百万的书很少了,我很幸运。
文化中国:你觉得《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这本书是给孩子看的还是给家长看的?他们看后评价如何?
王芳:我最初是想给孩子看的,所以叫《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但是在写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家长更需要。这本书最初是写给孩子看的,但最终的读者,是家长和孩子。
文化中国:每个人身边都有不同性格特征的人,您认为我们要远离情商低的人吗?现在有种称呼叫“垃圾人”,就是随意发泄自己负面情绪,经常对别人造成伤害的人,您怎么评价这类人?
王芳: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已经形成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对于这样的人,第一是远离,第二是不要跟他们争锋相对。他们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你跟她们争锋相对,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文化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也成为了很多人发表言论、发泄情绪的平台,催生了一批“键盘侠”。您怎么看待网络平台的“键盘侠”现象?您认为,在网络世界中,家长应该如何保护、引导孩子?
王芳:我女儿自己有公众号,点击量还不少。一篇文章平均有一万多的点击量,但我没有给她开留言功能,我觉得没有必要。她做这个公众号,本来就是想记录自己的成长。如果开放留言,那么评论就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第一是远离网络上的负面舆论,第二,网上有人说你好,就会有人说你不好,就当没看见就行。
文化中国:除了畅销书作家,您同时也是主持人和电视节目制片人。现在综艺节目发展迅速,但优秀的主持新人却越来越少了,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您认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需要哪些素质?
王芳: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一颗想红的心。但真正能够出来,让观众记住的主持人,最初都不抱着想红的目的。比如我采访倪萍大姐,她说她到中央电视台,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红,做(主持)这件事,就是觉得特别高兴。我采访的所有知名主持人都是这样。
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最初的出发点都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自然而然就被大家认可了。现在很多人没有这个积累的过程,都想一夜走红。比方说第一天做直播,有5万人关注他/她,第二天,他/她就希望能有10万人关注。但是哪来这么多人,因此他就可能要说一些博出位的话、做一些出格的行为。但我们这一批主持人,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要一夜成名。我出道比较早,95年就开始主持人。我到30岁的时候,我就已经特别担心别人关注我了,这只不过是一份职业而已,我们把它当职业来做,目标更纯粹。
如果说网红,我认为我很早就是网红了。21世纪初,我就开始在网上写博客。04、05年的时候,我的博客点击量是3000多万。我是跟徐静蕾是同一批在写博客的人。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儿,都想着能积少成多;但现在很多人,都想能一步到位,迅速变现,这特别可怕。
文化中国:主持人也是一个需要高情商的职业,在您的主持生涯中,有没有一些用情商化解危机的故事?
王芳:每天都有啊,尤其是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这是一个特别需要高情商的职业。谈话节目跟其他节目不一样,你永远都要让每一个人舒服。比如说有一个受访者,你明明知道他说的不对,但即便是批评的话语,你都要让他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接受。我觉得我今天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跟在场上的这种习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训练,是有关系的。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