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新声》2018年第1期总第25期卷首语

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三月初三日,大唐检校兵部尚书,祁门王公终于家,享年六十有八。葬文溪社湾坦六甲地界。东北至港,南至下垅直上,西至垅分水及官路。地象锣形,穴居其中,坤山发脉,兑山出而辛山乙。
湾坦,俗称铜锣畈,今名铜锣湾,位于祁门县闪里镇,四面山环,文闪河绕,就象一面金光闪闪的铜锣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说起铜锣,乃是中华民间一种吉祥物,产生于西汉,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铜锣主要是作为一种乐器,被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族音乐中,地位举足轻重。铜锣音质洪亮,清脆悦耳,最能营造欢快祥和的气氛。从古到今,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庆祝成功、表达喜庆不可或缺的吉祥物,并渐渐演变为一种传统文化。结婚迎亲要敲锣打鼓,受到奖励要敲锣打鼓,舞狮舞龙要敲锣打鼓,庆祝胜利要敲锣打鼓,迎接贵宾要敲锣打鼓,马到成功要敲锣打鼓,心想事成要敲锣打鼓。总之,哪里有喜庆,哪里就有铜锣。鸣锣开道也预示着扫清障碍,迈向成功。
铜锣湾地象铜锣,钟灵毓秀,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福地。我祖璧公墓就坐落在铜锣湾的南面,坐北朝南,由墓道、拜台、墓冢三部分组成,规模颇为壮观。宽敞的文闪河呈S状由北向南绕其而过,环境十分优雅。一千多年来,铜锣之声,如雷贯耳,响彻新安大地,远播四海五洲。
“铜锣一声响,遍地是王家。”璧公生九子,九子又生二十三孙,各支派枝繁叶茂,分徙八郡一十八县,号称一百三十六房,为江南王氏大族。每年的二月十二日,是璧公的诞辰纪念日,各地宗亲都要前往铜锣湾扫墓祭祖。千百年来,风风雨雨,从未间断。即使是文革破四旧的特殊年代,仍有宗亲冒险前往,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偷偷潜入铜锣湾,按先人指认的遗址,在璧公墓前悄悄烧香、叩拜。改革开放后,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各地王氏宗亲积极筹资修复璧公墓,建设王氏会馆,祭祖活动再掀高潮,盛况空前。
2012年,王璧文化研究会暨新安琅琊王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并创会刊《铜锣新声》,铜锣之声进入了新时代。创刊六年来,《铜锣新声》始终高举“为家族代言”的大旗,坚持高标准,传播正能量,深受各地宗亲喜爱。
在新时代里,《铜锣新声》将继续增进和加强新安琅琊王氏宗亲的血脉联系,颂先祖之德,叙同根之情,凝众亲之心,聚合族之力,为新安琅琊王氏的复兴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铜锣新声远,王氏亲情长!
(王汗青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