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贽精神 弘扬海丝文化——略论李贽与海丝文化
学习李贽精神 弘扬海丝文化——略论李贽与海丝文化
王国钧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海上商贸通道,其形成、发展、繁荣过程中所涌现的以“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海丝文化,更是风靡国内,传播世界;尤其在海丝之路起点的泉州,更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籍大思想家李贽,先辈的传承训诲,从小的耳濡目染,更使他深受海丝文化的熏陶和启蒙。坎坷的生活经历和宦海生涯,铸就他桀骜不拘、敢倡勇当的狂狷个性;泉州繁荣发达的海丝文化,塑造他开放奋进、创新包容的思想特质。他一生用心血写就的丰硕著述,所展示的先进思想和超前观念,更是丰富了海丝文化的内涵,对海丝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李贽是海丝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本文试就“海丝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明代思想家李贽在泉州海丝文化中所受影响及其贡献,浅作探索。一、“海丝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世界格局发生复杂变化的当前,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对外合作环境的有力手段,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海丝之路”是我国发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海丝之路”是我国古代曾经繁茂的经济状况写照,更是当时文明开放的文化现象体现和勇于探索的民族精神象征。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那种居安不庸、敢于闯荡、勇于冒险的大无畏精神。“海丝之路”是贸易之路,更是探险之路、拼搏之路、文化之路;一路航行,靠的是当时先进的技术,做的是买卖、开的是眼界,现体了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一条航线,开拓的是市场、传播的是文明,展现的是中国人渴望发展、乐于沟通、善于包容的处世态度。这就是中国的“海丝精神”。其内涵体现在:一是敢拼善赢、求进思变的发展理念。二是包容大气、团结进取的开放意识。三是互助合作、诚实守信的处世态度。四是奋发进取、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海丝精神与传统中华文化的结合,形成“海丝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核心。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至今仍拥有众多十分珍贵的文物古迹,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海丝”文化。泉州的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泉州的宗教胜迹,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南音、提线木偶、高甲戏等,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泉州刺桐港港历史悠久,有150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中世纪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古代泉州不仅是世界级大港、中外商品汇聚地,居住着数以万计的国外商人;也是多元文化交汇区、宗教自由港。泉州闪烁着当时世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奇光异彩,无愧于中国海疆明珠的盛誉。“海丝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带给泉州的是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成为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二、“海丝文化”对李贽的启蒙与熏陶
李贽的先祖是泉州著名航海世家,李贽身上流淌着先祖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血液。泉州一世祖林闾到泉州四世祖林恭惠,从公元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初的七十多年间,林家海外贸易红红火火、家业如火如荼。李贽直系二世祖林驽信伊斯兰教并娶信伊斯兰教女子,在婚姻、信仰上冲破传统习俗,开林李家族风气之先。其后辈纷纷仿效,与伊斯兰教女子通婚也随之成了家常事。林驽葬母亲钱氏时,不用汉葬,而用异教葬式,墓式用回制。李贽死前立下遗嘱,葬式也用回制。我们从李贽身上也看到了其先祖林驽的影子,看到了那种不受拘勒的自由意识、大胆的叛逆精神。
李贽作为中国最早开放城市——古刺桐港生长起来的知识分子,身上流淌的既有陆上丝路的血液,又有海上丝路的血液。东西文明的共生和发展,促进“海丝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泉州人吃苦耐劳,敢闯敢拼,在台湾和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乃至世界诸地,都有他们跋涉的足迹和勤奋的身影。胸襟开阔、刻苦勤奋、敢闯敢拼、包容互助是海丝文化的特有表现。李贽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熏陶。李贽自幼倔强,不受封建传统思想的羁绊。经济困窘和幼年丧母给李贽带来重大打击,造就了他孤独、倔强的个性和奋斗自立的思想。李贽长大后外出打工糊口,接触下层贫苦大众,对他们苦难生活和思想追求感同身受。李贽为官之后颠沛流离的经历、家庭横遭天灾人祸,更目睹了朝廷的腐败以及卫道士们的虚伪狰狞,形成他独立独行、敢倡敢当的狂狷个性,以及同情百姓疾苦、希望变革政治的进步思想。
三、李贽思想对“海丝文化”的贡献
李贽的进步思想观丰富了“海丝文化”的内涵,对“海丝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李贽反对僵化和教条,提倡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这种变革精神,正是“海丝文化”走出闭关锁国、开展对外交流的理论基础。
二、李贽反对“独尊儒术”,提倡儒、道、释三家兼容并学。这种“海纳百川”的精神体现了海丝文化包容发展的内涵。
三、李贽批判程朱理学和封建道德规范,反对男尊女卑,主张人人平等,宣传人权、人性平等自由,显示近代民主思想的光辉,丰富了“海丝文化”的内涵。他创作的《陈三五娘》剧本,至今在闽南一带广为流传。
四、李贽冲破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思想禁锢,公开为商人辩护。对商贸发展和海丝文化繁荣起到摇旗呐喊、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李贽反对官吏贪腐,提倡“至人之治”。他在姚安兴庙学、制祀典,修建连厂桥,开通了南方陆地丝绸之路。关心百姓,整肃吏风,因地制宜,体现了李贽的亲民思想和治政才能。
六、李贽反对虚假伪善,提倡真善美,创立“童心说”文学观。通过点评,鼓励推动戏剧、散文等文学创作的发展。
七、李贽与利玛窦等西方人士交往密切,推介西方文明,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海丝文化作了贡献。
李贽丰硕的著述和英勇不屈战斗精神所展现的进步思想,充满着近代民主思想的精神内核,丰富了海丝文化的内涵,为海丝文化的繁荣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总之,李贽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也是海丝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博大精深,他提出的一系列命题的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和前瞻精神,都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中华民族的25位思想大家中就包括李贽在内。充分说明李贽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历史贡献。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泉州南安市柳城王氏通讯第3期
- · 王国钧·最新版中华王氏赋
- · 謁开闽三王祠
- · 五里埔王氏史誌·对联楹联
- ·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
- · 福建泉州市王巧虹· 我台湾外公的故事
- · 2014年新年贺词
- · 五里埔王氏史誌【序】
- · 王国钧辞赋创作杂谈
- · 五里埔王氏史誌·子乔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