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台胞王汝滨十载终圆寻亲梦

2017-11-26 11:48:59来源:淮安日报

打印 字号: T|T
记者孔雪
通讯员陈春晓
一枚小小的邮票,一湾浅浅的海峡,载着相隔近七十年的乡愁。“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带我回家。”面对父亲的临终嘱托,52岁的台胞、国际同济会台湾总会记者主任王汝滨决定完成父亲遗愿,回到那个“淮阴县湖滨乡”的老家看看。2017年11月,在市台办的热心帮助下,众人牵线,寻根寻亲,血缘亲情终再续。
思念故土落叶归根
这几天,淮阴区三树镇的王尊凡家里格外热闹,这位特殊的客人就是王汝滨,王尊凡的堂姑。11月17日,王汝滨第一次踏上了父亲王名驰生前日思夜想的故乡。
1949年,在家排行老三的王名驰跟着其伯父的部队去了台湾,原本想着发展好了就把自己的两个哥哥和女儿接过去,谁曾想到台后就和家里的亲人失去了联系。“父亲一直牵挂着我的两位伯父和姐姐,后来因为中风太严重不能说话,但每每听到家乡的消息,他都会激动地流泪。”王汝滨说,父亲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亲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历经周折和努力后,父亲终于和家里人通上了书信,但后来随着其病情加重,就再次失去了联系。
王汝滨回忆道,父亲中风十余年,初期还能说话,经常拿着和家人的书信回忆家乡,“父亲常跟我说他小时候的事情,跟我说想回家,要落叶归根。”但随着病情加重,为了方便照顾父亲,王汝滨把父亲从花莲接到了台北,但很多信息也丢失了。2006年,父亲突然离世。
在王汝滨的记忆里,父亲的家乡是“淮阴县湖滨乡”,她的姐姐叫做王汝莲。“我是‘汝’字辈的,名字就是‘湖滨乡’里的‘滨’字,我的两个哥哥分别叫王淮和王湖。”王汝滨台湾兄妹三人的名字饱含了父亲对家乡的思念。
众人牵线寻梦今朝
“特别感谢淮安市台办的朋友,才能了却父亲遗愿。”说起这趟探亲之旅,王汝滨满是感激。她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尝试着寻亲,但无奈掌握的信息有限,最后无功而返。今年11月15日,王汝滨带团来淮参观考察,没想到在欢迎晚宴上遇见了“亲人”。
这是王汝滨第一次来淮安,由于有个“淮”字,于是她笑称和淮安很有缘分,因为自己是淮阴县湖滨乡人。当时,工作人员听了之后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淮安就是当年的淮阴县啊,汝滨,你回家啦!”听到这话后的王汝滨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什么?自己找了那么多年的家乡就这样找到了?”当时的心情真很难用言语来表达。
但淮安这么大,王汝滨的家具体在哪里呢?市台办副主任王睿当时也在现场,恰巧他是淮阴区人,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我也姓王,也是‘汝’字辈的,在我们老家淮阴区那边各家都很注重辈分。”王睿立刻详细询问了王汝滨老家亲人的相关信息,开始帮她寻亲。
“我从来都没听说过‘淮阴县湖滨乡’这个地方,但从她这个名字来看,我觉得应该和我老家很近。”当天晚上十点多,王睿联系了淮阴区档案局的朋友,让他们帮忙寻找“淮阴县湖滨乡”,然后又给自己的老父亲打电话,问父亲是否听说过当地有1949年去台湾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致地址确认后,王睿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的乡镇干部,在他们协助下很快就找到了王汝滨的姐姐王汝莲,王汝滨十多年的寻亲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家族团聚相约发展
11月17日,王汝滨在王睿的陪同下,来到了二伯的孙子王尊凡家里,在那里,她也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姐姐王汝莲。姐妹俩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一直听说台湾有姑姑,今天终于见到了!”王尊凡告诉记者,他爷爷生前一直跟台湾的三爷爷有书信往来,三爷爷在信里总说要回家,一大家子也盼着他们可以回来,但后来爷爷和父亲相继去世,三爷爷在信里留下的电话也总是打不通,两边的联系就断了。
那一天,王汝滨和王家一大家人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热热闹闹地像过节一样,“原先我只知道家里有个姐姐,没想到我们王家这么热闹啊,我从‘姑姑、姑奶奶、姑太太’三级连升呢!”
王汝滨说,这趟淮安之旅满是感动,多亏市台办的倾力相助,自己终于完成父亲遗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