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化州合江:缅怀革命抗战历史 白花老区砥砺前行

2017-09-11 18:01:36来源:乐活化州

打印 字号: T|T
建革命老区牌坊 筹庆典千人盛宴
化州市合江镇白花抗战老区董氏村民庆祝抗战胜利72周年   
△抗战革命老区牌坊落成剪彩
“看到村口竖起那么有气势的抗战老区牌坊,感到由衷的自豪、舒坦。现在,为化北解放事业奋斗不止、在白花战斗中光荣牺牲了的革命老前辈,终于可以长眠于绵延青山了!”9月3日,白花村现年90多岁、有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董英中向记者说。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天,化州市合江镇大鹏村委会白花村锣鼓喧天,彩旗猎猎。为纪念白花董氏前辈为抗战革命、解放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董氏村民筹款筑建的抗战革命老区牌坊举行庆典仪式,随后,村民还举办盛大的千人宴,邀请参加活动的嘉宾,与全村父老乡亲、周边村庄代表入席,以独特的喜庆方式纪念抗战胜利纪念72周年。
△出席庆典的革命老前辈
茂名、化州、合江三级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场致贺,老革命黄中汉、王乃珠出席庆典仪式,并现身还原了白花革命的碧血丹心。 
白花起义:打响化北抗战革命第一枪
 △市党史办陈土富对白花村在革命抗战时期的贡献作出肯定
合江镇大鹏村委会白花村,位于化州市中部,地处化北腹地,属粤桂边区。东出江湖,南邻林尘,西去中垌,北上合江。山环林密,溪水东流。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明朝年间,董氏从化州山背搬迁至此,开枝散叶,至今数百年,尊师重教,民风朴实,龙腾凤翥,英雄辈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白花地区董仲贤、王世坦、董尚英、董彪、董中胜、黄中汉、董兆佳、董泰中等一批热血青年,踌躇满志,参加张炎抗日学生队,奔赴中垌、官桥、廉江等地宣传抗日救国路线。1940年,反共逆流泛滥,学生队解散,董仲贤等奉命返回家乡白花村,秘密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同年夏,董仲贤任白花小学校长,以学校为革命阵地,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灌输革命道理。
1942年春,根据陈特派员指示,李鸿在白花小学建立进步书刊秘密发行点,冒着生命危险,巧妙避开敌人的层层封锁查禁,把130多份《新华日报》、《群众》、《时事手册》等党刊杂志秘密分送到合江、林尘、中垌、那务和化城等地小学,以及化一中,经正中学,以及梅录、高州等地学校,为化县乃至整个化吴廉地区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指明了方向。
1943年2月,日本侵略军在雷州半岛、广州湾等地登陆,沿遂溪、廉江抵达中垌墟附近,拟沿公路向合江、平定挺进。化北岌岌可危。为建立独立自主的革命武装,李鸿发动白花村开明土豪绅士捐枪捐款,组建了一支以王世坦、董中胜、董龙生、黄中汉等36人为骨干的冬防队,拥有公私枪30多支、子弹300多发。
为保家卫国,1945年初,在上级领导下,王世坦、董尚英、董彪、董中胜等率领游击小组80多人在白花小学鸣枪起义,打响了化北地区抗战第一枪。白塘也相继举枪起义,两支起义队伍随即开赴中垌,与新兵团会师,编入陈醒亚独立大队,参加风流水、武陵、灯草等抗击日本的战斗。
 
解放战争:白花村三次战斗彪炳千古
1946年初,党组织派李鸿、陈炬东、黄飞、蒋振志等率队北上,以武工队小组形式开展活动。董尚英、董彪、王世坦、黄中汉、董仁忠、王乃珠等在白花组建董尚英武工队,在合江、中垌、林尘一带神出鬼没打击敌人,收缴敌人武装,开辟新区,革命队伍一度发展至100多人。
1947年春,化吴中心县委成立,县到区乡相继成立三级政权。当时,李鸿为化县副县长,李锋为茂区区长,董尚英为山底区区长,王世坦为下塘区区长。白花村成立了农会、妇女会、民兵等组织,发动群众筹款、筹粮支援游击队、解放军,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开展反三征和减租、减息,解放婢女和童养媳等群众斗争运动。在董中胜、八奶、董兆传、曾玉珍、李凤棚等家建立交通联络站,交通员及亲人冒着生命危险,长期坚持为地下游击队站岗放哨,送衣送食、送情报,挖地洞作掩护等。
白花村成为当时化县党组织开展化北革命运动名副其实的中心阵地和桥头堡垒。化县党组织领导人陈醒亚、罗明、李郁、李鸿、王世坦和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司令员吴有恒,以及黄飞、陈炬东、李锋、王怀勋、庞铁魂、王世坦等大批骨干,高度重视化北革命根据地工作,先后到白花做革命指导。
1947年5月至1948年中旬,为扑灭革命力量,国民党军阀李辉祥从中垌、林尘、合江一带调动安保队2000多人次,对白花地区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疯狂围剿扫荡。多个交通联络站被摧毁,进步书刊秘密发行点被捣毁,白花地区革命处于水深火热中。为防止革命圣地白花小学被反动派占领使用,董尚英、董彪、董中胜、黄中汉、王乃珠等革命武工队含泪放火点燃了白花小学的所有设施。幸存的残砖断瓦,火烧痕迹累累,至今清晰可见。
为打击敌人的嚣张,1947年农历正月初四、五月初十、六月初十这三天,分别在白花村屋背岭、大松岭等地组织三次上规模的战斗。
 “当年,屋背岭打响了白花革命力量向国民党反动派开战的第一仗,由于当时风大水急,实力又相当悬殊,革命队伍往林尘方向撤退时,被林尘赶过来的国民党围追堵截,不得不游泳过江,致使数十名不谙水性的战士不幸遇难,部分游过去的,不少又被国民党捉住,光荣牺牲。我老爸带小分队往地形熟悉的大松岭方向撤退,为躲避大批伪保兵的尾随搜捕,不得不跳进到一条齐腰水的深沟中泡了两三天,这才幸免于难。”老革命董中胜儿子董伟对记者说。“老人家因此落下了一身病根,早些年,未享多少福,年仅70多岁就因病去世。”
△革命前辈黄中汉回忆在白花村经历的革命生活
现年80多岁,经过过白花多次战斗的老革命王乃珠,现场满噙浑泪向记者回忆说:大松岭战斗来得比计划要早,那天天才放亮,就风雨大作,当时,近2000左右革命新兵团分散在白花村多个开明地主家中筹备早餐,村民董兆发冒雨赶牛到苗山一带耙田,突然听到苗山附近最高山岭传来哨兵发出的警示枪声,连忙栓好耕牛跑步回村报告警情的。当时,边屋祠堂数百战士正准备用餐,闻讯连忙丢开饭碗,扛起枪,与在白门楼民老屋厅用餐的革命队伍一起,在村民董兆厚的导向下,迅速向东南面最高山岭大松岭集结。这次战斗,从中午打到天黑,血流成河,打死打伤敌伪军100多人,但我方也损失惨重,董兆增、董龙生、董陈寿等数十名革命同志不幸英勇牺牲……”
 △革命前辈王乃珠讲述白花村的革命故事
 
荣耀传承:村民建老区牌坊筹千人宴
白水青山,哺育英雄匤社稷。白花村被评为抗战革命老区,相关珍贵资料珍藏于茂名、化州两级档案局与历史博物馆。茂名党史和化州县人民政府[1989年]45号文件早已确认。
在湖北从事建筑行业的董志宗对记者说:“当年,村民与革命者鱼水情深。我老爷董恒中利用在合江当治保兵的特殊身份,在董彪这些老革命最危急时候,不上三次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们。”“董中胜、董彪、黄中汉等在岐山虎岭从事革命活动时,岐山八奶如待孩子一样对他们关爱有加,后来解放,这些老革命接八奶到家中如母亲一般赡养,直到终老。”
“我们白花村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 在中垌镇从事口腔保健工作,为烈士家属的董志尚向记者介绍说。“我很小就听老爸说,我亲叔董龙生是白花当年多个战斗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之一。董尚英、王世坦、董彪、董中胜等在白花村屋背岭从事老革命活动,饿到撑不住了,就到我家找吃的,当时留下裁种的芋头种都煲给他们吃精光了。”
而保家卫国,成了白花抗战革命老区传承荣耀的优良传统。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白花热血青年董第中、董耀中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份,红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举世闻名的抗美援朝战争。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爆发,白花村董美中等热血青年参加了这场“对越自卫反击、保卫边疆作战”,还荣获两次三等功,为白花董氏宗亲增添了不少荣耀。
为让白花革命英雄永垂不朽,让白花革命事迹彪炳千古,勉励后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村民自发捐款20多万在村口筹建抗日革命老区牌坊,并筹集爱心款,在全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一天的9月3日,举办这次盛大千人宴,利用牌坊庆典之机组织大家饮杯,非常难得。
正在张罗庆典活动重头戏“千人宴”的老师董毅中说:“目前白花村人口约1500人,除一小部分通过读书谋到国家工作岗位外,多在珠三角打工。村里叔叔伯伯各有各的忙,一年到头来,大家难得坐下来唠叨几句,更不用说全村人一块吃饭了。所以,虽然春节前村中有一部分人筹资庆祝,但这么大规模的,尚属头一次。”
△千人宴 体现老区人民的团结奋进
 
砥砺奋进:群策群力建设美丽新农村
  “牌坊建设花费20多万,全部为村中外出工作与经商人员捐献的,村子不仅重新收获了团结。”大鹏村委会董志必告诉记者:“抗日革命老区牌坊像一张名片,让过往周边村民口口相传。”
△抗战革命老区白花村全景
这一天,全村董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相聚在村口牌坊前参加庆典仪式,随后又邀请族人宗亲参加白花董氏把酒言欢、家长里短。百年一遇的热闹场面,让五湖四海返回家乡的白花兄弟姐妹分外激动。
庆典盛会上,特意提前一天从深圳返村的董禄中告诉记者,他在深圳从事家私行业,平时鲜有回老家,最近偶然从村兄弟组建的一个微信圈子得知村中正在密锣紧鼓筹建革命老区牌坊,毫不犹豫捐出了16000多元。后来,听说庆典当天村中拟搞千人盛宴,让全村父老乡亲齐齐庆贺一下,又爽快捐了2000元。因为他觉得,两个活动意义深远,既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又能增进乡亲的情谊,值得!
在东莞某大型企业做高管的董创业,在动员全家捐款7000多元的同时,积极发动身边董家兄弟姐妹捐款,还主动掏钱购买团服,承担活动饮水费用,发动村中热血青年成立了一个为乐于为村中公益事业无尝付出的白花义工团。短期内,主动铲除村中路边障碍物,打扫道路卫生,关爱村中孤寡老人,深得村民认可。
为建设美丽农村,大鹏村村委会书记李党桐告诉记者:“抗战革命老区牌坊落成后,下一步,村民拟将致力打造白花村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是把发生重大战斗的白花村大松岭建立大松岭战斗纪念公园;二是修建省道285线至大重岭战役纪念公园的道路;三是翻修化北革命堡垒白花小学为化北革命活动纪念馆。同时,将致力打造成生态旅游村落。”
花团锦簇,连绵紫气尉人文。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关爱呵护下,白花村民将生活蒸蒸日上,愈加和睦相处,砥砺奋进,龙凤呈祥。
△革命前辈回到曾经的化北革命堡垒白花小学
△在化北革命堡垒旧址白花小学前合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