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唐王丘《咏史》赏析

2017-07-30 12:19:40来源:谢燕颉

打印 字号: T|T
                                                 (一)
      王丘(?—743),字仲山,相州安阳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十一岁,考中童子科,以诗文名世。及冠,举制科中第,初授奉礼郎。武周长安(701—704)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开元元年(713),任考功员外郎。迁紫微舍人,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擢吏部侍郎,典选多年,甚称平允。志行修洁,喜奖掖后进。开元十一年(723),拜黄门侍郎,怀州剌史。在职以清严著称,吏民甚为畏慕之。俄迁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期满复职,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开元二十一年(733),为御史大夫,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宿预男,后以疾拜礼部尚书致仕。一生为官廉洁,固守清俭,家无余资。神气清古,晚年退休后身体有病,无钱买药,唐玄宗闻知后,诏享受尚书公费医疗待遇,俸禄照发。唐天宝二年(743),病卒,追赠荆州大都督衔。为唐代知名诗人,尤善词赋。《全唐诗》存其诗三首,《全唐文》存其文二篇。 
                                           (二)
王丘《咏史》一说《东山诗》,其原文:
高洁非养正,盛名亦险艰。伟哉谢安石,携妓入东山。
云岩响金奏,空水滟朱颜。兰露滋香泽,松风鸣珮环。
歌声入空尽,舞影到池闲。杳眇同天上,繁华非代间。
卷舒混名迹,纵诞无忧患。何必苏门子,冥然闭清关。
此诗为五言八韵排律,可见诸《全唐诗》。其大意是:
高尚而纯洁却并非涵养正道,极高的名望也遭受险阻艰难。伟大啊谢安石,却曾携女妓进始宁东山隐居。那高峻入云的山岩上,从此响起了敲击钟镈的打击乐,那蔚蓝的天空和湛蓝的水面上,闪耀着红润而美好的容颜。那幽兰上的露珠,滋润了芳香色泽,青松间的清风,在奏鸣叮当响的珮环声。歌声缭绕,腾上九霄而消失,舞影婆娑,身临池边而打住。悠远渺茫,如同天上,美丽繁华,非凡世间。卷缩伸展,混杂有名家手迹,恣肆放诞,却过得无忧无患。何必啊,那个苏门小子,愚昧无知地关闭了自己高贵的门第。
(三)
“何必苏门子,冥然闭清关。”苏门子为谁?清关是什么意思?
我们知道,南朝陈太建十一年(579),始兴王陈叔陵因生母彭氏去世,却胡作非为,挖开梅岭谢安的坟墓,把其母亲安葬进去。太建十四年(582),陈叔陵叛乱,失败受死,其王府被改成猪圈,所霸占的谢安墓,被其哥哥后主陈叔宝归还给了谢家后人。
一百多年后,武周已篡夺李唐天下,怪事连连,也不是发生侵占他人墓田的事情。
长安四年(704)二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苏味道,回到故乡赵州娈城,为安葬其父亲苏荣,也干出了不光彩的丑事。
对苏味道的父丧,武则天非常关心,下诏该州及属县,要毫无条件地为之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然而苏味道却依仗权势,不仅侵毁了乡人的墓田,而且所役使的丁夫也超过了规定。
事过一年,被监察御史萧至忠查实之后,立刻上章弹劾,并要求朝廷严格按照律法加以处罚。即“凡盗耕他人墓田者,杖一百;伤他人之坟者,徒一年;葬尸于他人田者,笞五十;葬于他人墓田者,罪加一等,皆令移葬。”
“刑不上大夫”,何况是宰相,武则天当然网开一面,只将苏味道贬为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刺史了事。
王丘诗中的“苏门子”,当然是指苏味道,而“清关”,则是指苏味道的先祖,东汉并州刺史苏章。
苏章,字儒文,扶风平陵(今属陕西咸阳西北)人。年少博学,善作文,曾负笈从师,不惮千里之遥。汉安帝时,举贤良方正,为议郎。举陈朝政得失,语言率真恳切。后任武原县令,时逢荒年,开仓放粮赈饥,使三千多户度过饥荒。汉顺帝时,任冀州刺史。后调任并州刺史,因摧折豪强,触怒了当权者,因而被免官,乃隐居乡里。后有人向朝廷举荐,为定国安邦之贤才,朝廷也再度任用他,他终以年纪大而推辞。其后代传至苏则,为魏东平宰相,从而家族繁衍,形成苏氏赵郡派系。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九岁能文。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苏家庄(在今大裴村、小裴村一带)人,自小聪颖,并以文才出名,二十岁举进士,及第后,官位虽不算十分畅通,但武则天当政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而跻身相位。在强权当政时,为避免得罪各方,处事模棱两可,故有“苏模棱”之称。占人墓田,却模棱不得。
神龙初年(705),苏味道再贬为眉州刺史。幸亏在这里留有一子,繁衍为眉山苏氏。经过数代相传,至北宋时,苏洵,生子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均为文学巨擘,从此显赫非常,不禁让人大声惊呼:“何等苏门子,豁然开清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