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耿·晋祠不是太子晋祠、王子晋祠和王氏总祠

2017-06-30 11:45:08来源:互联网

打印 字号: T|T
  由第七次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简称:世王会)的奉祀、总祭官王耿来宣布“晋祠主人姓‘唐’不姓‘王’”的官方消息,是全球王氏一个庄严的澄清:一小撮为了粉饰“政绩”实则为“谋私”需要,以欺世盗名的方式谎称“晋祠”是“太子晋祠、王子晋祠和王氏总祠”的骗子,是不能代表全球王氏寻根诉求的,中华王氏的第七任总家长王耿就不认为晋祠是全球王氏的总祠。王耿要正告说“晋祠是王氏总祠”的小丑,新华社太原2014年5月23日“晋祠的‘主人’是唐叔虞”的专电,你们听到后脸皮不红吗?唐叔虞不是中华王氏的祖先,晋祠也不是全球王氏的寻根目的地,全球王氏理解明代王琼在晋祠中祭祖是误会不是欺世盗名,也没听说“海外太原王氏后援总会”官方正面说过晋祠是王氏总祠,更没听说山西官方让天下王氏去晋祠寻根,因为晋祠是唐氏总祠,唐氏以外,只有“栾,谷、狐、先、胥、箕、荀、柏、羊舌、董、韩”等唐叔虞后人的姓氏才有资格去晋祠祭祖。王耿认为:如果上述诸姓欢迎,天下王氏也可以去晋祠观光,顺便让承包或管理晋祠者赚点旅游收入也很好,毕竟天下的炎黄子孙是血浓于水乃尔云云。
  “晋祠”还有一个名字叫“晋王祠”,这里所说的“晋王”是唐叔虞,不是太子晋。生于前1042年的唐叔虞,比前565年出生的太子晋年长了近400岁,就是在周朝所谓的“姬”姓家族内,太子晋也只能是唐叔虞灰灰末未的孙子,怎么能与唐叔虞平起平座同享同尊呢?用太子晋去冒充唐叔虞或顶掉唐叔虞岂不是自取其辱吗?
   附新华社太原2014年5月23日专电(记者王学涛):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之一。“晋祠‘主人’唐叔虞的祠堂”经过8个月揭顶维修,昔日屋顶漏雨、梁架倾斜等病害已得到解决,目前正式对外开放。
唐叔虞,姓姬,名虞,是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中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晋世家》一篇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记载了周成王是如何把叔虞封到唐国做诸侯的。叔虞来到唐国后,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造成日后八百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叔虞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祠堂,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于是将国号由“唐”改为“晋”,祠堂改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始建于北魏前,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晋祠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年之久,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遂形成今日集儒、释、道于一统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祠内现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100余座,其中,宋建圣母殿、鱼沼飞梁、金代的献殿被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
   唐叔虞祠是晋祠主要建筑之一,坐北朝南,整体建筑由山门、享堂、东西厢房及大殿组成。现存建筑为宋元之际所建,虽经元、明、清及当代多次修缮,但大殿主体仍保持元代风格,里面有明塑唐叔虞像。大殿前廊两侧各立大碑一通,分别是元至元四年(1267年)所刻的《汾东王庙记》碑,和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刻的《重修唐叔虞祠记》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