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民王南婉一家四代收藏千支钢笔承载时代变迁

王南婉一家四代人收藏的千余支钢笔 李宇凡 摄

国外生产的蘸墨水书写K金万年历钢笔,距今200多年。 李宇凡 摄
近日,中新网记者来到王南婉家中。据她介绍,她的曾外公是清代末期的秀才,热爱收藏钢笔。最早的一支当属国外生产的蘸墨水书写K金钢笔,距今200多年,就是由曾外公收藏,如今还可以正常书写。此笔没有笔帽,笔头可以收缩,笔杆是可以旋转的万年历。“据家里老人讲,当时曾外公为谋生计出海远洋做贸易,用几箱货物换得这支钢笔。”王南婉说。
据王南婉介绍,经过四代人的收藏与传承,如今家中的钢笔品牌众多,美国生产的永丰、犀飞利;中国生产的永生、幸福、英雄;意大利生产的奥罗拉等。材质有金、银、珐琅、钢质等。其中中国品牌的钢笔多数由父亲收藏来。

中国生产的永生201钢笔 李宇凡 摄
“中国上海生产的永生201,12K金笔头,我家有十余支,它们是一起到来的。”王南婉笑着说,“前几年父亲看到隔壁文具店甩货就去看看,一眼相中经典的永生201,当时和老板说这款自己全要。”
王南婉表示每支钢笔的使用也各不相同,有记录桥牌专用、女士专用、男士专用、私人定制用于签字等等。
“到外公和父亲那一辈,一支好钢笔不仅是书写工具,也是时尚、身份的象征。”王南婉说。

海口钢笔收藏者王南婉 李宇凡 摄
王南婉认为钢笔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形态改变,从开始的蘸墨、伸缩笔头,演变成侧面开囊存墨、拉杆存墨加笔帽,再到如今的真空内胆加墨,不同时代的钢笔承载不同年代人的记忆与智慧。“每支钢笔背后都是一个时代,收藏后你就会想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了解背后的故事,这都是很有趣的。”王南婉说。(完)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