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帖《四川渠县一名九旬老解放军生存状况》的事实真相
老人于2014年已经去世
2月13日,记者来到了王兴怀老人居住的乡镇——渠县贵福镇得知,王兴怀老人已经于2014年6月初去世,被安葬在大女儿贾召云家不远的地方。
贾召云居住在渠县千佛乡团结村。“这就是我爸爸的坟墓。”现年71岁的贾召云带着记者来到了王兴怀老人的墓前,“从2013年6月27日起他就住在我家里,当时还是我们‘强行’让他搬来的。”
“我岳父这个人性格倔强,之前他一直不愿意跟我们住在一起,后来还是网曝说他晚年没有人照顾,生活凄凉,我们才‘强行’接他来的。”贾召云的丈夫吴华昌补充道,“在我们这里刚好一年他就因病去世了,按照他生前的愿望,我们才把他安葬在这里的。”
王兴怀老人出生于1920年1月,2014年6月去世,享年94岁。
网帖最早2013年5月发出
在贵福镇,党委书记孙琳告诉记者,这则“悲惨——四川渠县一名九旬老军人生存状况”的帖子最开始是2013年5月31日出现的,当时一个叫“柏林水库书生”的网友在天涯社区首发。网帖出现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当即委派了镇纪委、民政办核实严查,6月3日,根据网帖所反映的内容,积极做出了回应,对当时负有监管责任的原民政办主任、寺垭村支部书记、寺垭村5社社长作出了撤职处理。
“当时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在网上做了一个详细的回复,包括老人的基本情况,整个事情的真相,老人的各种补助以及使用情况,最后的处理结果等。”孙琳说。
老人不愿到女儿家和敬老院居住
网帖称,王兴怀老人多年来,独居在一间破败的茅草屋里,每日靠捡些腐朽的食物为生,晚年极其凄凉。真的就是这样吗?
出生于1920年的王兴怀老人,先后4次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多次获得战功。老人退伍还乡后,入赘到寺垭村,结婚多年,他和妻子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两个女儿贾召云和贾树碧都是妻子与前夫所生。妻子去世后,他独自住在柏林水库边的茅草屋里。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生活诸多不便,家里人和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动员他到女儿家生活,可老人始终都不愿意。
老人的大女儿贾召云告诉记者,当初她与父亲商量,要么他住她家,要么住妹妹家,可这些想法都被父亲一句话“我还做得,还劳动得”给推翻了。
“他那时一个月有几百块钱,既然他说做得,我们也就不好多说,我们怕别人说我们想用他的钱。”贾召云的丈夫吴华昌说出了当时的担心。
已过耄耋之年的王兴怀老人不愿意到女儿家生活,怎么办呢?贵福镇党委、政府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虽然他有两个女儿,不属于五保对象,不符合入住敬老院的条件,但最终还是决定破例安排他到敬老院居住,然而这个决定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
党委书记孙琳介绍说,2009年,老人将近90岁,一个人住在山上,当时政府就动员他到敬老院去,他却不愿意。“为了做通他的工作,我们还安排了他一个在政府上班的远房亲戚前去说服他,可最终还是没有把工作做通。”
“这个老人平时是一个喜乐人,他不愿意去敬老院的原因,就是说那里面不太自由,不好耍,他总是说家里熟人多,住在家里很开心。”寺垭村五社社长余学珍这样给记者解释道。
老人虽独居 生活却有人关心照顾
因为习惯,加之不舍,王兴怀老人不愿意到两个女儿家和敬老院居住,宁愿独自守着和老伴生活了几十年的茅草屋。而网上热帖称,由于城镇化建设,寺垭村的人大都已经搬走,一个偌大的村子里,荒芜人烟,想找个帮忙的人都没有,老人生活十分困难。事实并非如此。
住在老人附近的寺垭村五社村民任必述与王兴怀的女儿贾召云是干亲家。这些年,老人的生活起居都是他一家人在照顾。“早晚都是我们给他端水煮饭,衣服也是我们在洗。”任必述一边说一边指着屋外的一堆柴,“这些柴全是我给他弄的。”
虽然有任必述一家的照顾,但王兴怀老人的两个女儿也随时在承担照顾父亲的责任。“我外公生病的时候都是我大姨和我妈妈两个人在照顾,”王兴怀老人的外孙女赵小莉对记者说,“我妈妈虽然有气喘病,但只要外公生病,她都必须上去半个月、一个月地照顾他。”
“他在高头住的时候,我经常给他背米去,有时还给他拿一些营养品。”王兴怀的女婿吴华昌也这样说道。
相关政策早已落实到位
据贵福镇民政办主任李兴德讲,按照政策,王兴怀老人每月应该享受复员军人优抚金756元、高龄补助100元、农保金60元,共计916元,这些钱都是由相关单位打卡直接发到老人存折上的。存折过去由老人的一位亲戚——原贵福镇党政办主任龚泳旭帮忙保管,并负责他的日常生活开支。2012年底,龚泳旭退休后,则委托原寺垭村五社社长任权保管存折,并照顾老人日常生活。
2011年,因遭受“9·18”暴雨袭击,老人茅屋受损,镇上得知灾情后,按相关政策,给老人补助了16000元建房资金和2000元过度安置费,为他改善居住条件,具体经办由当时的社长任权负责。
房屋重建资金到位后,任权为老人购买了一处闲置房屋,并于2012年底签订了购房合同,但老人迟迟不愿搬进新居。一直照顾他的任必述说:“那个时候大家都动员他上来住,他始终不愿意,说下面方便点,住习惯了的。”
老人住到女儿家 一年后因病去世
2013年6月,经过镇村干部和家人的反复耐心劝说,王兴怀老人终于同意和大女儿贾召云一起生活。
“自从老人搬到大女儿家后,我们村上经常去看望了他,每一次我都给他带了点钱、买了点东西。”寺垭村村主任陈登全介绍说,“每次去他的心情都很高兴。”
就在大女儿贾召云家生活了一年后,2014年6月,王兴怀老人因肾衰竭医治无效去世。
“现在我父亲已经去世9个多月了,不知道网上为啥还在疯传他的事情,我们希望网上不要这样再传了,好让他老人家入土为安。”王兴怀的大女儿贾召云说。
●记者手记:
停止网络炒作 让老人入土为安
记者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了王兴怀老人生前的一些基本情况。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否像网上所传的那样悲惨凄凉,看完报道后,相信大家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如今,老人已经去世,我们希望停止网络炒作,让老人入土为安。同时,我们也想指出,随着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的兴起,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更为快捷,对网上传播的消息,我们应该有正确的判断,不要热衷于传播负面信息,给社会、公众带来负面影响。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不仅是现实社会,也是网络虚拟空间必然的、必需的、必要的文明诉求与追求!(吴涛)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