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自编《黄氏家谱》,传扬好家风
当一本沉甸甸的《黄氏家谱》摆在记者面前,不禁感叹这位年过70岁的老人,是怎样的精神寄托,支撑他耗费心血,编撰家谱。如今老人一生中最大的心愿终成现实。
黄生莹祖上是宁夏平罗人,从祖父一辈迁至阿拉善左旗,居住在木仁高勒苏木水磨沟嘎查。父亲一辈两男六女,同辈兄弟姐妹10人,现在又延续至23个小家庭,分居阿拉善、磴口、银川、平罗等地,总人口达到83人。黄家人勤劳善良,家风淳朴,在邻里之间颇有名望,尤其在水磨沟一带,提起黄家人,大家都争相称赞。一代又一代人的言传身教,黄氏家族形成了“尊老爱幼、艰苦奋斗、勤勉励志、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眷顾亲属”的家族精神。为了将优秀的家风保持下去,在后世人中得以传承,黄生莹决心编制家谱以志家训。
“黄家人越来越多,编制家谱可以理顺辈分,固化家风家训。”黄生莹说,“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也一直在收集、保存父亲和爷爷的遗物,但是编制一本家谱不是朝夕能成的事情。”2004年退休后,黄生莹有了充裕的时间来实现“家谱梦”,开始四处奔波收集更多的资料、向兄弟姐妹们求证祖上生平轶事。
“父亲和叔叔的资料容易收集整理,需要打听的重点就是姑妈们的情况了。”为了获得两个姑妈的一手资料,黄生莹特意前往平罗追寻姑妈的生平。后来在编写过程中,他发现姑妈的个别情况还是不太清楚,黄生莹没有选择简单地电话问询,而是再一次去平罗和表弟妹们面对面共同回忆、补充。就这样,黄生莹挨家挨户遍访本族,收集了从他的爷爷至儿孙上下五代,共171人的个人信息、主要事迹和影像资料,并一一记录下来,编纂成文。
编制家谱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输入、排版和照片编辑。六十多岁的黄生莹对电脑的使用非常生疏,对文档编辑排版、照片处理更是一窍不通。为了编制家谱,在女儿的帮助下,黄生莹不仅学习掌握了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录入文字、表格,还能熟练使用Adobe PhotoShop处理照片。“他跟女儿学的。”说起黄生莹学习使用电脑的场景,妻子王炳辉历历在目,“那段时间,他天天带着老花镜,趴在电脑前,向女儿问这问那,跟个小学生似的。”
历时近两年,经过弟弟黄生毅、妹夫彭家杰、杨万生等人的多次校核,《黄氏家谱》终于定稿印制。这本家谱分述了黄姓历史来源、家族概况、家族精神、家族字辈排行,还规定了家谱续修事宜,收录了完整的家族谱系图、部分家族留影,共计105页,3万多字,243张照片。
“父亲编制家谱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很多先辈们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故事,我们小辈很受教育,获得了强烈的家族自豪感。”黄生莹的儿子说,“有了这本家谱,家族更加具有凝聚力。每年春节全家族人的联欢团聚会,以前年轻人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现在成了所有人的期盼。我们的家谱是全族人的骄傲。”




历时近两年,经过弟弟黄生毅、妹夫彭家杰、杨万生等人的多次校核,《黄氏家谱》终于定稿印制。这本家谱分述了黄姓历史来源、家族概况、家族精神、家族字辈排行,还规定了家谱续修事宜,收录了完整的家族谱系图、部分家族留影,共计105页,3万多字,243张照片。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