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老人的家谱情结
20年前的一天,年逾古稀的老父惊悉二爹逝世的噩耗,泣不成声。他常对我们说,解放前,二爹18岁就去台港谋生,谁知他竟一去不复返……以后,老父更牵肠挂肚地思念从未见过面的侄子,常去信邀他来家乡观光。而堂哥大概是因为在台湾出生、长大,二爹死时他还小,对老父的感情不甚理解,因此以往他总回信说工作忙,未来探亲。
老父是从事美术工作的,他退休在家,还经常有厂家或装潢、建筑公司来人重金聘请他,但他都一一谢绝,却毅然向张氏家族发了400多封信,花了整整3年时间,追根溯源,收集、考查了全家族32代辈分,以及各家族成员的关系、分布、学历和工作情况等等,汇编、印制了一本图文并茂、印刷考究的《张氏家谱》,并赠送给张氏各家。为了便于海外各家族成员阅读,家谱采用了繁体字。由于缺少繁体铅字,因此整本家谱要靠老父先用毛笔一笔一笔地写和画,然后再拍照、制版和印刷。这不但使老父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花了一笔巨款才付印。
夏晚,我们都在乘凉、看电视,老父还在汗流浃背挥毫写家谱;冬夜,我们已睡入被窝进梦乡,老父却是两膝寒寒蘸墨水。老母不忍他日夜熬苦,常劝其不要编这家谱了。可是,老父呢?他磕磕烟管,连声说:“在海外,一些张家子孙,问他们爷爷的姓名,都不知道,只能答‘张公’两字。我不愿张家后代不知祖宗。”
老父就是为了帮助子孙后代寻找祖宗,使海峡两岸彼此了解、互相往来,才毅然汇编了这家谱。当编制家谱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家族成员纷纷回信提供资料。一位美籍张家后裔收到家谱来信说:“在美国,许多华裔看了我们的家谱都想出高价买取,以资仿效。他们也想以家谱寻根找底、联络关系。”一位居新加坡的家族成员回信说:“家谱,帮我找到了亲人!”我台湾的堂哥和海外诸亲戚看了家谱,无不感慨万分,他们终于会聚在一起,满怀深情踏上故乡土地,与亲人团聚,游览观光,领受故乡的亲情!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