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志银:机械打井为乡亲引来甘甜水

2017-02-28 10:53:27来源:每日甘肃-甘肃农民报 

打印 字号: T|T
  本报通讯员李文
  在环县天池乡大方山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小电井,群众吃水不再难。说起这背后的功劳,群众不仅感谢政府扶持,还感谢该村村民王志银的坚持。
  多年前,群众饮水要么靠窖水,要么到两三里外的沟里驮水,遇到大旱,饮水十分困难。个别群众家里有小电井,可都是人力去打,打一口小电井少则十余天,多则一个月,不仅耗费人力,打井过程也十分危险。
  2005年,在陕西务工的村民王志银看到打小电井的机械简单方便,价格也不贵,他便用自己多年务工的积蓄购买了一台打井机,回来后,先在自己家做试验。听到机械打井方便快捷,村里人都来看新鲜,看着王志银家里用机械打的小电井成功了,村里人都请王志银打井。两年多来,村里八成以上农户都有了小电井,从此告别了吃水难。
  村里村外、乡里乡外、县里县外都存在饮水难题,群众对小电井都很期盼。村里柴小平等7户群众先后也都买了打井机械,和王志银抱团合作,在县内县外打小电井。环县环城镇西川有一条河,也有一些川台地,可水用不上,地浇不上,王志银上门联系,为一户群众打了小电井之后,就在这里扎下了根,两个多月没有回家,在这里打了30多口小电井。如今,这里的川台地发展起了设施瓜菜,张滩村村支书张玉鑫说起早年发展设施瓜菜的瓶颈,皱起了眉头:“十多年前,人担水、驴驮水种瓜菜。现在有了小电井,大多群众都靠瓜菜致富哩。”
  近两年,在王志银的带动下,大方山村8户有打井机械的群众都走了出去,在邻近的华池县、镇原县、宁县、庆城等地打井,个个年打井近百口,年收入超过10万元,有的买了农机械、有的盖起了新房子,有的还开上了小汽车。
  “井水不仅水质好,遇到旱季,井一般不会干涸,饮水不再困难。”已经普及了小电井的环城镇杨庙掌村村主任邬彦银说起小电井的好处,面露喜色:“群众只需花一两千元,就可以方便用水几十年,群众都很高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