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桂林《元祐党籍》碑中的莆田王回及所属奎山支系

2017-01-24 17:43:20来源:王国委 摘录 莆仙王氏

打印 字号: T|T
    也称“元祐党人”。北宋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年仅九岁的哲宗继位,由宣仁太后同处分军国事,同年司马光任宰相,全面废除王安石变法、恢复旧制。前后历时九年。至此,支持变法的政治派别,被时人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一派,则被称之为“元祐党人”。
《观元祐党籍碑》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
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如刑。
  稍宽末后因奎宿,暂仆中间得彗星。
  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范要调停。
  书生几点残碑泪,一吊诸贤地下灵。
元祐党籍碑为宋代文物。位于月牙山龙隐岩,宋庆元四年刻,正书,192厘米×147厘米。庆元年间,元祐党人梁焘的曾孙梁律为静江府钤辖,同僚饶祖尧“爱其有前辈风度”,遂将梁律家藏蔡京书党人碑拓本重刻于龙隐岩石壁,《元祐党籍》是研究北宋党争历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石刻。现收藏于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
碑文全文
《元祐党籍碑》
皇帝嗣位之五年 ,旌别淑慝,明信赏刑,黜元佑害政之臣,靡有佚罚。乃命有司,夷考罪状,第其首恶与其附丽者以闻,得三百九人。皇帝书而刊之石,置于文德殿门之东壁,永为万世臣子之戒。又诏臣京书之,将以颁之天下。臣窃惟陛下仁圣英武,遵制扬功,彰善瘅恶,以昭先烈。臣敢不对扬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继述之志。
司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 谨书。
元祐奸党
文臣
曾任宰臣执政官
司马光故 文彦博故 吕公著故 吕大防故 刘 挚故 范纯仁故 韩忠彦故 曾 布梁 焘故 王岩叟故 苏 辙 王 存故 郑 雍故 傅尧俞故 赵 瞻故 韩维故孙 固故 范百禄故 胡宗愈故 李清臣故 刘奉世 范纯礼 安 焘 陆佃故 黄 履故 张商英 蒋之奇故
曾任待制以上官
苏 轼故 刘安世 范祖禹故 朱光庭故 姚 勔故 赵君锡故 马 默故 孔武仲故
孔文仲故 吴安持故 钱 勰故 李之纯故 孙 觉故 鲜于侁故 赵彦若故 赵 卨故 王钦臣故 孙 升故 李 周故 王 汾故 韩 川故 顾 临故 贾 易 吕希纯 曾 肇 王 觌 范纯粹 吕 陶 王 古 丰 稷 张舜民 张 问故 杨 畏 邹 浩 陈次升 谢文瓘 岑象求故 周 鼎 徐 绩 路衡昌故董敦逸故 上官均 叶 涛故 郭知章 杨康国 龚 原 朱 绂 叶祖洽 朱师服
余官秦 观故 黄庭坚 晁补之 张 耒 吴安诗 欧阳棐 刘唐老 王 巩 吕希哲 杜 纯故 张保源 孔平仲 衡 钧 兖公适故 冯百药 周 谊 孙 琮 范柔中 邓考甫 王 察 赵 峋 封觉民故 胡端修 李 杰
李 贲 赵令畤 郭执中 石 芳 金 极 高公应 安信之 张 集 黄 策 吴安逊 周永徽 高 渐 张 夙故 鲜于绰 吕谅卿 王 贯 朱 纮 吴 朋故 梁安国 王 古 苏 迥 檀 固 何大受 王 箴 鹿敏求 江公望 曾 纡 高士育 邓忠臣故 种师极 韩 治 都 贶 秦希甫 钱景祥 周 綍 何大正 吕彦祖 梁 宽 沈 千 曹兴宗 罗鼎臣 刘 勃 王 拯 黄安期 陈师锡 于 肇 黄 迁 莫佒正许尧辅 杨 朏 胡 良 梅君俞 寇宗颜 张 居 李 修 逄纯熙 高遵恪 黄 才 曹 盥 侯顾道 周遵道 林 肤 葛 辉故 宋寿岳 王公彦 王 交 张 溥 许安修 刘吉甫 胡 潜 董 祥 扬瓌宝 倪直孺 蒋 津 王 守 邓允中 梁俊民 王 阳 张 裕 陆表民 叶世英 谢 潜 陈 唐 刘经国 汤 戫故 司马康故 宋保国故 黄 隐 毕仲游 常安民 汪 衍 余 爽 郑 侠 常 立 程 颐 唐义问故 余 卞 李格非 陈 瓘 任伯雨 张庭坚 马 涓 孙 谔故 陈 郛 朱光裔 苏 嘉 龚 夬 王 回故 吕希绩故 吴 俦故 欧阳中立故 尹 材故 叶 伸故 李茂直 吴处厚故 李积中 商 倚故 陈 祜 虞 防 李 祉 李 深 李之仪 范正平 曹 盖 杨 綝 苏 昞 葛茂宗 刘 谓 柴 衮 洪 羽 赵天佐 李 新 扈 充故 张 恕 陈 并 洪 刍 周 锷 萧 刓 赵 越 滕 友 江 洵 方 适 许端卿 李昭玘 向 紃 陈 察 钟正甫 高茂华 杨彦璋 廖正一 李夷行 彭 醇 梁士能
武臣
张 巽 李 备故 王献可故 胡 田 马 谂 王 履故 赵希夷 任 濬 郭子旂 钱 盛 赵希德 王长民 李 永故 王庭臣 吉师雄 李 愚 吴休复故 崔昌符 潘 滋 高士权 李嘉亮 李 珫 刘延肇 姚 雄 李 基
桂林龙隐岩之元祐党籍碑
内臣
梁惟简故 陈 衍故 张士良 梁知新故 李 倬故 谭 扆 窦 钺 赵 约 黄卿从 冯 说 曾 焘 苏舜民 杨 偁? 梁 弼 陈 恂 张茂则故 张 琳 裴彦臣 李 偁故 阎守懃 王 绂 李 穆 蔡克明 王化基 王 道 邓世昌 郑居简 张 祜 王化臣
为臣不忠曾任宰臣
章 惇 王 珪
元祐党籍碑中的王回及他所属的奎山支系:
       崑山王氏聚居在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崑崙山麓、木兰溪畔云庄,崑崙、后庄、紫泽、溪东等村,人口近2万。自先祖王逢公于公元885年自河南光州固始随开闽王王审知兄弟入闽后,居福州三山王巷,公元946年,王逢其子居公携弟楷公由福州徒迁仙游常德里、寓奎山之麓,即今仙游大济乡乌头村,后楷公迁居莆田壶公山玉几峰前为莆
壶山王氏始祖。公元1 14 1年,奎山王氏第十一代裔孙文四公迁居仙锦井20年又迁居云庄,繁衍至今已800多年,其后裔通称崑山王氏,也为奎山王氏。崑崙山四向俱面,素有山母之称,有崑山王氏而后得云庄之居,有云庄而后得溪山之胜。名山小崑崘,蟹井泉凌云,九龙登风角,五鲤跳龙门,始祖入云居,九曲水明珠,门前笔峰塔,后座天
马驹。佳景佳句,是崑崙山美丽风景、风水宝地的真实写照,是镶在木兰溪畔一颗璀灿明珠。欣逢盛世,百业俱兴,2004年八月仲秋,崑山王氏合族宗亲,在明开化年间修建的云庄王氏大宗祠举行了隆重的王氏宗祠重修竣工、祭祖暨宋御史王回公塑像揭幕庆典大会,本片纪录了庆典过程,以此表达崑山王氏裔孙尊宗敬祖,缅怀先贤,弘扬祖德、不忘根源,承前启后,共奔未来的拳拳之心。巍巍崑山。滔滔兰水,愿吾族篦山王氏永昌!

   王回是折桂里汾庄(今榜头镇云庄村)人,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出生。初任地方官,政绩显著被举荐入朝,升为正寺簿。元祐年间,好友邹浩上疏劝谏,触怒哲宗皇帝而遭贬岭南。王回上书为邹浩辩护,因而受到牵连被拘审。王回在公堂上直言抗争,被撤职赶出帝京。直到宋徽宗即位,王回才官复原职,并身为监察御史。王回遇事公正,不畏权贵,直声亮节,世人称为“元祐名臣”、“乌台铁汉”。
莆仙王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王金良 主编   2010年8月出版
     王家彦(1588年—1644年),字开美,号尊五,现福建莆田东峤先锋村山美人,莆阳奎山王氏德祐有道公后裔。明天启年间进士。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北京殉难文臣。时任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南明弘光朝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后改谥“忠毅”。擅诗文,工书法。有《王忠端公文集》传世。
王迈建于园庄村的庄山书院
 王迈,字实之,号臞轩。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生于仙游县慈孝里(今园庄镇)。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殿试名列第4名,历任殿试详定官,南外睦宗院教授,潭州观察推官,赣州、漳州、吉州通判,邵武军知军等职。理宗淳祐八年(1248年)病卒,追封为司农少卿。他也是南宋宁宗、理宗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东晋家声琅琊衍派,敕赐狂生光禄寺丞”。  
    天马山是仙游四大景之一,相传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云庄逸士王家禄(王回第六代裔孙,明刑部郎中郑瑞星的女婿)偕妻子郑氏在此结庐隐居,拓景建寺。
山美王氏历朝科甲封荫

王  回 熙宁六年进士,授监察御史
王神就 肇迁山美,累封中宪大夫、广东副使
王  琼 嘉熙二年戊戌进士、广东副使

王一相 封光禄寺正卿
王时升 封光禄寺正卿
王化行 万历丙午举人,丁未进士,初授礼部郎中,历任广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光禄寺正卿兼太常少卿
王道行 光禄寺署丞
王 珠 (号仲三)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王 诰 (号实斋)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王维箕 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王家宾 河南永宁县主簿
王家彦 天启辛酉举人,壬戌进士,初任开化、兰溪两县知县,历任刑科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户科左给事中,都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大理寺丞、左少卿, 太仆寺卿、户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北京殉难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予祭三坛。清顺治九年钦赐给地建祠,予春二祭,谥忠毅。


王赓恭 锦衣佥正千户
王赓靖 锦衣佥正千户中书科舍人
王赓皋 中书科舍人
王  典 隆武丙戌举人
王  瑞 赠广州罗田知县
王政资 顺治丁酉举人,辛丑进士二甲第十名,授推官改任罗
田知县王元升 顺治庚子举人
王  异 康熙庚申举人,尤溪县教谕
王梦龙 康熙辛酉举人
王化纯 康熙辛酉进士,授翰林院简讨
王时昇 康熙丙申进士,泉州安溪县教谕,调台湾诸罗县教谕
王际丰 乾隆癸卯进士,候选谕学
(录自莆阳《奎山—山美王氏族谱》)
仙游天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