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大令”王献之《草书九帖》,稀世真品,精彩无限

2017-01-17 10:25:02来源:搜狐文化

打印 字号: T|T
  王献之又名王大令,字子敬,小名官奴,
  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浙江绍兴),
  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诗人、晋简文帝司马昱的驸马。
  王献之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
  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
  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
  王献之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
  他非草非行的新书体,被称为“破体”,又叫“一笔书”。
  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
  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
  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
  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
  “(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
  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
  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王献之草书九帖,稀世真品,精彩无限,历久弥新。


  王献之草书九帖释文
  (一)江州帖
  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当具东改(次)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诸谢当有,有便是见。今当语之,大理尽此。信可一一(具)白。胛痛可堪。而比(以)作书纪(殆)若不可识。
  (二)疾不退帖
  疾不退,潜处当日深。岂可以常理待之。此岂常忧忧。不审食复何如。(云)肌色可可。所堪转胜。复以此慰驰辣耳。
  (三) 消息帖
  消息亦不可不恒精以经心。向秋冷疾下。亦应防也。献之下断来。恒患湿头痛。复小尔耳。
  (四) 省前书帖
  省前书,故有集聚意。当能果不。足下小大佳不。闻官前逼,遣足下甚急。想以相体恕耳。足下兄子以至广州耶。当有得集理。不念悬心也耳。
  (五) 近与铁石帖
  近与铁石共书。令致之,想久达。不得君问,以复经月。悬情岂可言。顷更寒不适。颇有时气。君顷各可耳。迟旨问,仆大都小佳。然疾根聚在右脾,脚重痛不得转动。右脚又肿,疾侯极是不佳。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冀非藏病耳。
  (六) 知铁石帖
  知铁石前往,快作乐。诸君善处世,达于当年,不复过此。仆端坐将百日,为尸居解日耳。不知那得不散怀。何其相思之深。临书意塞。
  (七) 玄度何来帖
  玄度何来迟,深令人忧悬耶。常复(谓)有理,因祠监多。感足下(共)事甚善,然所造极难。想足下每思先后,卿岂须言亲亲,不已意耳。安石停此过半日。犹得一宿。送所道,所以致叹。何物喻之。十一当浦阳。诸怀儿不可言。且不复得卿送,有此叹。令此弈上道。
  (八) 忽动帖
  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书疏,自不可已。唯绝叹于人理耳。二妹复平平,昨来山下差静,岐当还。
  (九) 委曲帖
  委曲前书,且思胜常也,诸人悉何如,承冠军定入,计今向达都,汝奉见欣庆。但恐停日不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