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洛社《张氏宗谱》新发现王羲之故居旁证

2016-11-28 11:40:22来源:无锡日报

打印 字号: T|T
    近日,来自惠山区书圣洗砚池文化协会的唐剑峰老师翻阅洛社源远堂《张氏宗谱》时,意外发现王羲之在洛社生活的一些资料。“老人们口口相传王羲之年少时曾在此生活,当地著名的洗砚池和观鹅亭也因王羲之得名。”据唐剑峰介绍,家谱里新发现的清朝秀才张宝斋所作《洛社八景诗》中的《池中涤砚》和《亭上观鹅》两诗则成为王羲之在洛社生活过的旁证。
  据史书记载,西晋末年,王羲之父亲王旷为避战乱,携带家眷于公元300年来到江南吴地。无锡作家范雁青经多方考证后在《王羲之传》一书中指出,渡江后3年,王旷妻子夏侯夫人在无锡洛社王宅生下了王羲之,王羲之后担任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这得到了史学界大部分专家的肯定。记者近看《张氏宗谱》时发现,宗谱封面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签,孙中山长子孙科题签“本固支荣”,法学家、翻译家楼桐孙作序,修于1947年。宗谱中讲述明初张氏祖先移居洛社的情况时记载:于洪武二年自宜邑潼渚隐居锡邑之洛社,阅此地山环水秀,泉甘土肥,居民寥落数十里,相望王右军遗宅之地,遂筑室居焉……由此可见,民间关于王羲之的传说一直流传,并非空穴来风。
  其实,有关王羲之在无锡生活的踪迹早已有迹可循。南宋史能之纂修的《咸淳重修毗陵志》中明确记载“王右军庄,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洛社镇”。到了元代,王仁辅编纂《无锡县志》中也记载“开利寺,在州西北洛社市,相传为晋王右军别墅。”协会的顾龙平老师向记者介绍,到了明代,崇祯进士王永积所著的《锡山景物略》在《观鹅亭附开利寺》一篇中讲到“寺故有两池,一曰‘涤砚’,一曰‘观鹅’,右军盖于此临池焉”,这两处场所是当时明代文人墨客争相登临咏怀的“时髦”场所。 (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