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洪忠·关于白燕诗的话题

2016-11-10 17:36:55来源:王洪忠

打印 字号: T|T
   一、主人公------王忱(11世)
   王忱,字兹信(约生于明天启3年公元1623年,卒于清康熙2年公元1663年),康熙丙午年,梁宗师科取县学第6名,廪膳生。皇清旌表邑廪生,例授修职郎。系10世三友子,三友,字择之,明天启戊辰年,江宗师岁取县学第一名,岁贡生。
王忱与清顺治15年首修谱者王恂是嫡叔伯兄弟,恂父际寅乃忱父三友亲弟。际寅,明崇祯巳丑年,陈宗师岁取郡学第一名(郡贡生)。王恂,清顺治丁酉年,张宗师岁取县学第一名(廪膳生)。
   二、书法家------宋曹
   宋曹(1620---1701年,出生于明万历48年,卒于清康熙40年,享年82岁。)明末清初书法家,康熙癸丑年(公元1673年,即康熙12年)为我族11世祖王忱的孝子故事题字,名曰《白燕赞》,后我族为了纪念王忱和颂扬白燕,在宗祠内建了白燕阁坊,将该题字用汉白玉制作成匾额,镶嵌在龙冈王氏宗祠白燕阁上面。该石匾长1.68米,高0.37米,厚0.06米。
   三、白燕赞石匾与盐城县龙冈中学的渊源
   1943年,伪军(抗战期间投靠日军的汪精卫部队,又称“和平军”)野蛮拆毁了当时龙冈镇最高大、最华丽的王家祠堂(谱载18间)和最大的庙宇---龙冈南寺,取砖木石块用于日伪军建碉堡之需,王家祠堂内的所有圣旨碑刻、贞节牌坊、白燕赞石匾等失踪。
   直到解放后此石匾流落到龙冈中学内,被食堂用于搁置学生打粥用的木桶,无人识此宝物。1963年,中国文学泰斗郭沫若先生派人遍访中国历代书法家真迹,也有专家组到盐城县,龙冈中学朱扶辰校长带领他们鉴别,专家看到石匾,仔细辨别,惊呼:“真迹!宋曹手笔!”“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即做成拓本带回北京。作为回报,郭沫若先生应朱校长的请求,从北京寄来了他为龙冈中学题写的校名“盐城县龙冈中学”七个繁体草书珍贵墨迹。朱校长专门为校牌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我族二门头龙冈支19世的王孝林当时就在龙冈中学读书,非常荣幸地参加了这个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挂牌仪式,该校牌一直延用至今。
   遗憾的是在文革期间,此石匾被红卫兵当作封建产物砸坏。庆幸的是现存二尺余许石匾原物和完整的拓本全文,被收藏于盐城市博物馆。
   我族孝子王忱,孝顺典范。南宋丞相陆秀夫,忠君报国,慷慨赴死,忠臣典范。二人的忠孝故事由宋曹汇于一匾,内涵深刻,对后人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