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豫文化名流纪念蒲剧艺术家王戊寅诞辰120周年
蒲坛史上老前辈,晋豫大地名艺人。10月26日,运城市戏剧家协会、芮城县文联为蒲剧艺术家王戊寅先生诞辰120周年举办座谈会,来自运城、芮城、三门峡的文化戏曲界人士及王戊寅先生的后人出席座谈会。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运城蒲剧团团长王艺华为王戊寅追授“人民艺术家”牌匾,并演唱了清代亲情大戏《枣儿谣》。
王戊寅生于1897年,是芮城县大王镇小阳村人。他一生从事蒲剧艺术,专攻须生行当,民国时期曾随河南灵宝蒲剧团、陕州蒲剧团及解放前的民乐剧团、平陕剧团、火星剧团等,在豫西、秦东、晋南一带演出,深受黄河两岸百姓喜爱。他的经典剧目有《八义图》《法门寺》《伯牙奉琴》《春秋笔》等,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
1953年春,王戊寅率剧团为支援抗美援朝义演40天,将3000万元(折合人民币1.5万元)收入全部捐献国家。1956年,他代表河南省参加文化部中南五省戏剧调演,受到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国歌词作者田汉的高度赞扬和鼓励,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王戊寅先生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灵柩从三门峡返回芮城途中,群众纷纷自发祭奠,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老先生的热爱之情。王戊寅的事迹先后被录入河南陕州县志、芮城县志和运城市蒲剧梆子志。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通过缅怀王戊寅老先生生平,围绕“文艺为了人民”主题进行了交流座谈,认为他毕生酷爱蒲剧艺术、热爱蒲剧事业,吸取众家前辈之长,演唱朴实无华。其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独树一帜,表现出意味醇厚的艺术特色,显示出深厚的艺术造诣,塑造着他闪光的艺术生涯和精彩人生。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王戊寅先生为榜样,传承好先生的优秀品德和高超演技,为振兴蒲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张学晋 解世强)
王戊寅生于1897年,是芮城县大王镇小阳村人。他一生从事蒲剧艺术,专攻须生行当,民国时期曾随河南灵宝蒲剧团、陕州蒲剧团及解放前的民乐剧团、平陕剧团、火星剧团等,在豫西、秦东、晋南一带演出,深受黄河两岸百姓喜爱。他的经典剧目有《八义图》《法门寺》《伯牙奉琴》《春秋笔》等,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
1953年春,王戊寅率剧团为支援抗美援朝义演40天,将3000万元(折合人民币1.5万元)收入全部捐献国家。1956年,他代表河南省参加文化部中南五省戏剧调演,受到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国歌词作者田汉的高度赞扬和鼓励,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王戊寅先生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灵柩从三门峡返回芮城途中,群众纷纷自发祭奠,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老先生的热爱之情。王戊寅的事迹先后被录入河南陕州县志、芮城县志和运城市蒲剧梆子志。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通过缅怀王戊寅老先生生平,围绕“文艺为了人民”主题进行了交流座谈,认为他毕生酷爱蒲剧艺术、热爱蒲剧事业,吸取众家前辈之长,演唱朴实无华。其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独树一帜,表现出意味醇厚的艺术特色,显示出深厚的艺术造诣,塑造着他闪光的艺术生涯和精彩人生。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王戊寅先生为榜样,传承好先生的优秀品德和高超演技,为振兴蒲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张学晋 解世强)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