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正良:执着坚守京剧之魂

2016-10-20 17:41:13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打印 字号: T|T

京剧《八一风暴》剧照,左三为王正良。

王正良演出剧照。
  记者翟见英
  这是一位年至耄耋的京剧演员,拥有精湛深厚的艺术功底,年轻时演出《八一风暴》等诸多京剧戏,享誉全国。他谦逊高远,儒雅温厚,对昔日的舞台辉煌淡泊从容,彰显着京剧艺术家的涵养和风范。退休后,他仍一丝不苟地淬炼技艺,在京剧艺术道路上继续孜孜远行。大爱无言,一句句字正腔圆的京剧唱词,淋漓诠释着老人一生对京剧的铭心挚爱。
  上午,我们刚走到单元门口,就听到楼上有人正在唱京剧,唱腔精到纯正,引得我们悠然神往。我们爬楼叩响了房门,京剧唱段应声而止,一位和蔼的老人打开了房门,晓得来意后,把我们让进了屋内。有谁能想到,眼前这位亲和力十足,怡然安详地过着晚年生活的老人,曾叱咤京剧舞台,博得无数观众的喜爱和敬慕。老人淡淡而笑,娓娓讲起与京剧的一世情缘。
  璀璨的舞台生涯
  王正良8岁时在上海戏剧学校开始学习京剧,成为了正字辈的梨园子弟。6年里他勤学苦练,夏天在阁楼上练声,汗水浸透衣服竟顺着楼板滴了下去。凭着这样的毅力和付出,他打下了坚实的京剧表演功底。毕业后,王正良不断学习深造,师从余叔岩的学生陈大获等人,京剧技艺获得了长足长进。他参加了江苏省京剧团,并独当一面,主演的《击鼓骂曹》、《杨家将》等传统京剧,几乎场场爆满。
  后张家口市京剧团到上海演出京剧《八一风暴》,王正良被邀请出演剧中周恩来的化身---方达来。当他第一次出演《八一风暴》时,观众纷纷赞叹:“瞧那形象、举止、气度,像极了咱们的周总理,演得精湛传神!”掌声如潮水般阵阵涌起,把王正良的台词都淹没了。他在台上演,很多观众在台下被感染得流泪。《八一风暴》的场场演出,观众都期待着他的登场,不是由他饰演方达来,观众都不同意。王正良被吸纳进了张家口市京剧团,在张家口娶妻定居。
  京剧《八一风暴》在全国巡回演出,影响非常大,盛况空前,常常一票难求。王正良不断突破和超越自己,使每一场的演出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在观众眼里,他怎么演怎么像周总理,怎么演都精彩,都特别挂味,成为塑造伟人周恩来的经典舞台艺术形象。一天数场的演出使他疲惫得晕天黑地,散场后累得走不动路。很多观众买来点心、包子、糖果送到后台,见了王正良,就像见了周恩来一般激动地与他握手拥抱,有的军人、大学生甚至晕了过去。
 一腔殷殷梨园情
  在王正良看来,京剧舞台是一方小天地,生动展现着万千大世界。他把京剧当作了事业乃至生命去爱,用整颗心去演,力求演得精到细腻,形神兼备,把最好的表演呈现给观众。他扮演过一夜白发的伍子胥、忠心耿耿的杨令公、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忍辱求全的杨延辉等许多历史人物,也主演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大批经典的现代戏,为观众带来了酣畅醇美的艺术享受,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为了京剧,王正良付出、牺牲了很多。在北京演出《磐石湾》,他半夜散场尚未卸妆,妻子携幼子赶到告诉他,父亲去世了,他心里一惊,流着泪僵在那里……1977年,他在北京演出《八一风暴》时,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紧锣密鼓的演出使作为主演的他实难抽身,对老母亲如焚的担心重重地压在心头,无奈,他台下落泪思慈母,台上慷慨演英雄
  数十年来,王正良每天坚持练声,一天不练就仿佛缺了点什么,京剧已成为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腔一韵都牵其魂引其魄。上百盘的京剧磁带,他一有时间就听,像《将相和》、《空城计》、《失街亭》、《四郎探母》、《赵氏孤儿》等经典剧目他听了无数遍,一边听,一边细细品磨每个字的唱腔,每次都有新的体悟。即便退休后,他仍每天在家认真地唱几段,字斟句酌,不断淬炼,虽至耄耋之年,依然矢志不渝。
  在张家口市第三届文化节开幕式上,已退休的王正良登台演出,京剧《甘露寺》中的一句唱词“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刚出口,台下熟悉他的老戏迷,激动得眼睛都湿润了,情不自禁得欢呼:“久违了,王先生!”1995年,在市文化馆举行的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演唱会上,年逾花甲的王正良以一曲《二进宫》彩唱博得了行家及听众的热烈掌声。2010年在上海,年近耄耋的王正良演出京剧《四郎探母》,声音又宽又亮,风采不减当年,赢得满场喝彩。
 一颗年轻的京剧心
  晚年的王正良平日里练声、读书、品茶、听京剧,从容达观,淡泊高远,很少介入生活琐事,怡然自得地浸润在艺术天地里。老伴虽有时不免调侃他几句,但心里很理解和支持。“说起来,我们是因京剧而结缘呢。”王正良回忆起往昔,一脸绵绵笑容。夫妻俩当年在张家口市京剧团相识、相恋,最后幸福地走在了一起,一生相濡以沫,伉俪情深。舞台上的辉煌和退休后的静寂,妻子都一路相伴,知冷知热,情投意合。昔日王正良登台演出,妻子也常常在台下观看,观众难掩的激动、如潮的喝彩和雷动的掌声令她为丈夫高兴,同时又心疼他一天数场的演出身体怎消受得了,想着回家后为他做些可口的饭菜,照料好疲惫的丈夫。作为妻子,她最清楚王正良的辛苦和对演出的精益求精。台上一分钟,台下何止十年功!丈夫对京剧艺术郑重、严谨的态度令她感动和敬重。
  王正良40岁的儿子受父亲的影响,也是位京剧迷,买了很多京剧光盘细细聆听,常在同学聚会等场合唱段京剧。他对老父亲终身挚爱京剧、正直善良做人很钦佩,以父亲为榜样热爱和弘扬京剧艺术。
  “京剧是国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几十年我浸润其间大受濡染,难以割舍。我虽然离开了舞台,但没有荒废京剧技艺,每天坚持练声,丹田气没有塌下来,我心里踏实,底气十足。”王正良一脸认真,继续侃侃道来:“京剧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性艺术,就拿四声来说吧,要求阴平高唱,阳平低出,逢上必滑,去声即扬。此外还很讲究尖团字,这样方可唱出京剧的特有韵味。”
  王正良表示,京剧这一艺术瑰宝积淀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和优秀文化传统,早已融进了华夏子孙的血脉,他坚信京剧会重放绚烂光彩。现代喜爱京剧的人太少,应创造更多机会让京剧走进青年,使年轻人了解京剧,体悟京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魅力。京剧演员身上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要不断培养京剧新人,使京剧传承后继有人。“而且,弘扬京剧艺术一定要心怀虔诚与敬重,要保持京剧之魂,不可丢掉其精髓,使之俗气和贬值,那是对艺术的糟践与亵渎。”王正良语重心长地说。
  末了,他唱起了京剧《焦裕禄》中的“临别”一场唱段:“同志们哪,你们别难受,忍着眼泪不要流,回兰考见亲人的面,代我向他们致问候……兰考的人民要继续奋斗莫停留……”唱腔苍劲悲壮,韵味悠长,丝丝缕缕润人心田。灿烂的阳光从窗户里射进来,老人的脸上闪烁着光华。对京剧艺术的孜孜追求和殷殷期待,使他永远年轻,光彩飞扬。王老内心深处的信仰经岁月的磨砺和积淀愈加执着坚定,散发着绵长的醇香与人生厚味,令人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