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建民:孙中山的反分裂思想值得大力弘扬

2016-10-13 14:20:12来源: 中国台湾网

打印 字号: T|T
  今年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陆各地纷纷展开纪念活动,而台湾对此则显得相当冷清,特别是“台独”分裂势力却在公然推动“去中国化”与“去中山化”的“台独”活动。在此形势下,积极探讨孙中山先生反分裂、追求与倡导国家统一的重要思想,显得尤为重要,更具现实意义。
  反对分裂国家,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孙中山先生和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与梦想,也是国家强大的关键性标志。孙中山对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实现国家统一有着重要的论述。
  孙中山先生在1911年11月宣布,辛亥革命成功后政府将保证中国“独立及领土完全”,同时还要恢复已失疆土。当时,帝国主义当列强利用军阀对峙的形势,鼓吹分裂中国,提出南北分治的主张,并以此作为对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承认的先决条件。孙中山严正指出:“为什么要把向来统一的国家再来分裂呢?提倡中国分裂的人一定是野心家”。他说,鼓吹中国分裂的言论是卑劣之言,制造中国分裂的人是中国之仇敌。在国共内战时期,也有人提出划江而治与两岸隔海分治等分裂中国的主张,这些都不符合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
  1922年8月,孙中山在《统一宣言》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孙中山认为,谋求中国统一的方法有舆论与武力两种。前者是用文治感化,即靠宣传赢得民心来谋统一;后者是用兵力铲除军阀、官僚、政客,以达成国家统一的目标。孙中山先生提出,维护国家统一的手段或方法“没有统一的公式可遵循”,是很有政治远见的,仍然适合于当代中国。大陆在反对与遏制“台独”的问题上,一方面通过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与和平统一政策的宣扬,以赢得民心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坚决遏制一切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坚决不放弃包括武力的非和平统一手段。
  192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神户与日本新闻记者的谈话》中提出:“统一大业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当前,两岸未能实现统一,两岸之间的对立与对抗耗损了国家庞大的经济、社会资源,台湾成为美国等许多国家敲诈勒索中国的巨大筹码,国家为此付巨大的代价。同时,台湾在“统不易、独更难”的形势下陷入困境,民众因此受害。因此,实现国家统一不只是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也是中华民族的幸福所在,是两岸同胞的幸福所在。
  如果国家没统一,还处在分裂状态,面临分裂势力的挑战,就无法真正实现中国梦,中国就不能算真正的崛起,也无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核心之一就是振兴中华,实现国家统一。可是,台湾与大陆没有统一,岛内“台独”分裂势力日益壮大,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挑战。特别是“台独”分裂势力在“去中国化”的“台独”思维与政策下,大力推动“去中山化”,台湾的“三民主义研究所”早已消亡,纪念孙中山的铜像正在不断消失,蔡英文当局更以去封建之名取消过往台湾地区领导人遥祭中山陵的仪式,绿营“立委”以“转型正义”之名提议废除孙中山遗像行礼等等,企图消除对海峡两岸民众有深远影响的孙中山及其国家统一思想。
  借用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名言,在今天可以改为:“国家尚未统一,同胞仍须努力”。海峡两岸同胞需要共同努力,同一切“反中山”与“去中山”、“反中国”与“去中国”等“台独”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力争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王建民,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