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三让”法官王秉祥

2016-09-23 16:44:36来源:宁夏日报

打印 字号: T|T
    让人民满意的好法官
  “王秉祥怎么了?交通事故?当场遇难?”
  2016年5月13日15时5分,固原市原州区法院院长穆存忠接到电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天上午,王秉祥还在50多公里外的寨科法庭接受原州区区委政法委组织的政法单位窗口评比督查,计划下午赶回原州区法院参加一个会议后,到刚刚判决不予离婚的困难当事人家中,为其送上已经准备好的两床被子和学习用品。
  “这么‘攒劲’的一个人,怎么会出这样的事?!”近日,当事人马治军年近八旬的父亲擦着眼泪对记者说。
  老人全家5口人,儿子马治军打小身患残疾,后因劳动时不慎摔伤卧床不起,儿媳马岁女双目失明,两人再婚后共同的女儿不满5岁,老人还有个11岁的孙女,一家人的生计全靠马治军。
  5月4日,寨科法庭受理了马岁女的离婚请求后,王秉祥将“流动法庭”搬到了马治军家,坐在炕头上倾听一家人诉说生活的艰辛。返回法庭后,王秉祥动员庭里的7名党员干警每人捐款200元,法庭从办案经费中挤出300元,购买了两床被子和学习用品,准备一并带到马岁女家。
  原州区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吴建新说,出事前几天,王秉祥还和他商量“六一”儿童节前在辖区确定7名贫困小学生,由法庭7名党员干警结对帮扶,可惜没来得及实现他就走了。
  5月30日,原州区法院完成了王秉祥生前的心愿。马治军和马岁女收到了一份维持婚姻关系、不予离婚的判决书,还有迟到了10多天的棉被、轮椅、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王秉祥的另一遗愿也得以实现,寨科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价值5000元的图书、书包、作业本、字帖、橡皮等学习用品。同日,原州区法院成立了“春雨工程基金”。
  让党放心的好法官
  “王秉祥这个人,没人管的事情他敢管,不好管的事情找他也不会拒绝,是个让党放心的好法官。”寨科乡党委书记王正奇说。
  2012年,王正奇刚到寨科乡担任党委书记,一件棘手的矛盾纠纷摆在了面前。2008年,寨科乡北塘村改建一间党员活动室,活动室和同村村民穆某的房子墙连墙,双方因边界问题争执不断,穆某还多次到王正奇的办公室赖着不走,让他无法正常工作。“2015年,我听说王秉祥做调解工作很在行,就希望他能化解这个矛盾,没想到他当即应承了下来。”
  随后,王秉祥分别深入到穆家和村部做调解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反反复复多次下来,彻底解决了这起历时6年的纠纷。
  王正奇深有感触地说:“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一大批像王秉祥这样让党放心的好法官。”
  让法律增辉的好法官
  “在很多人眼里,衡量法官工作的基本标准是一年结了多少起案件。但在王秉祥眼里,则是是否能案结事了。”吴建新说。
  2014年,寨科法庭受理辖区寇庄的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立案3天后,王秉祥找村干部了解情况,村干部不积极配合,后来干脆锁门躲着不见。越是这样,王秉祥往村委会跑得越勤,这名村干部最终答应同王秉祥一道给当事人做工作。
  调解成功当天,王秉祥考虑到如果当天这样走了,过后双方一旦再反悔,执行环节就会出问题,于是对被告说:“既然你们双方都同意,那我们现在就把路推开。”说着,就带领原告和村干部用铁锹把路挖开……
  王秉祥担任庭长以来,寨科法庭每年平均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500余件,2015年受理案件达759件。其中,调解结案率高达80%以上,无一例上访案。
  “他在自治区高院挂职那年,我曾劝他辞职到银川干律师,这样我们就能天天在一起。他说热爱法官这个职业,不会因两地分居辞职。”王秉祥的妻子张军拿出一个袋子说,里面装着王秉祥的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等23本荣誉证书。
  张军含着泪说:“我们两地分居10多年,我在银川工作时,他一个月来看我一次。2015年儿子考上大学,我从银川辞职回到固原后,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忙,基本上从未按时回家吃过饭。这些年,他从未参加过儿子的家长会,但儿子从不埋怨他,还很崇拜他和法官职业。”
  日前,固原市中级法院为王秉祥追记个人三等功,原州区区委追授王秉祥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记者 张涛)
  相关新闻
  宁夏高院为王秉祥追记一等功
  近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决定,为王秉祥同志追记个人一等功,并要求全区法院和广大干警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向王秉祥同志学习活动,争做“合格党员”“合格法官”和“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法律增辉”的好法官。(记者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