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秀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6-09-06 11:42:16来源:佳木斯日报新闻网

打印 字号: T|T
    一名柔弱的女孩在令人生畏的变电检修部门扎根,冒着危险在电力线路错综复杂的迷宫里孜孜求索25年,成为该专业行家里手,收获11个创新发明奖项,还于今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迷宫”中寻找线索
  2日,在国网佳木斯供电公司沿江变电所主控室内有近20个继电保护监控屏柜,实时监控变电所辖区各条电力线路的运行情况。
  国网佳木斯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二次班长王秀辉打开其中一个高3米、宽1.5米的监控屏柜的后盖,里面由上到下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众多控制电缆接线头。“如果其中一个线头存在连接不顺畅的现象就会在安全隐患,影响线路整体的运营。”王秀辉说。
  “这么多的线头您是怎么做到抽丝剥茧,找到问题所在的呢?”记者问道。
  “全靠经验,没有什么秘诀,凭的就是经验。先确定问题大致方位,逐步缩小范围,直击问题核心。这个机柜的电线接头还不算多,有的大点儿的机柜里面有300~400个线路接头。”王秀辉说。
  王秀辉当年上大学报考继电保护专业时没想到工作会是如此危险和复杂。
  1992年刚参加工作第一次进变电所听见电流运行中产生的“哧哧……”声响,她吓得捂着耳朵直往后躲。
  当年单位秋季检修,师傅没有让她参加。王秀辉有不服输的倔劲,此后工作无论多危险,王秀辉始终跟着师傅冲在前面。
  见孺子可教,师傅语重心长跟她说了一番话“咱们这工作虽然枯燥单调,还存在较大风险,可当你退休时回首往事时你有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的工作经历,每当经过你工作过的变电所,你会多么自豪!”
  王秀辉说:“师傅当年说的话让她至今记忆犹新,也成为她20余年以来锲而不舍,忘我专研的动力源泉。”
  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难题,王秀辉千方百计破解,经常把电路图纸拿回家研究。
  王秀辉拿出一张电路图纸,里面全是大大小小的方块和横七竖八的连线,错综复杂像迷宫一样,而王秀辉已在迷宫内跋涉了25年。
  她说,有的电路图纸是英文说明,需要查资料,一个英文字母、一个英文字母地逐一比对破解,自己看着也头疼,但不能放弃,必须水落石出。
    就是凭着执着的精神和不断淬炼,在工作四年后王秀辉不但在工作中独挡一面,还担任了变电站改造工程的负责人,如今她所带的班组,清一色女性,并于2015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攀爬15米高变压器检修
  继电检修工作经常需要外出排除各种各样的电力故障,尤其冬夏两季,恶劣的天气对于检修人员影响最大。
  2012年秋冬之际,佳木斯地区电网遭遇到50年一遇雨雪冰冻灾害,雪一会儿化,一会儿冻,结结实实地冻结在电线上,造成电线接头处或者电线中心处不堪冰雪重压折断,线路跳闸,对附近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王秀辉带着班组成员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变电所,眼前的景象连王秀辉都觉得惊诧,所内10多条运行线路大多已经跳闸,只有三四条在维持正常运营。
  时不我待,王秀辉趟着没膝深的积雪,在所内来回巡查,一条条搜集线路信息,一个个分析研判解决问题……
  很快,故障原因被一个个破解,它们有的在附近数公里,有的竟然达10公里开外,维修人员迅速赶往出事地点抢修,最快速度恢复送电。
  虽然问题找到了,可王秀辉没有离开变电所,而是继续坚守在变电所,密切关注线路运行的每一个细节,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深了可王秀辉仍不觉疲倦,直到线路全部恢复送电后才离开工作岗位,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
  干检修工作就是这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特别是冬季检修时线路受冻,外面的胶皮很脆,检修时稍不留意就会出现破裂,需要临时搭棚子防寒操作。
  工作中经常检修变压器,这些大块头都在户外,平均距地面有数米高,最高的有15米,这些变压器从下面望上去都望而生畏,更何况爬上去检修。
  王秀辉说:“向10多米高的变压器上爬确实让人胆怯,但必须爬上去,因为这就是一份工作,使命和职责推动着我,让我逐渐变得无所畏惧。”
    正是这种永往直前的大无畏胆识使王秀辉在25年间发现威胁电网安全隐患121处,5次获得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奖,连续8年实现继电保护正确率100%。
  收获11个创新发明奖项
  过硬的技术,吃苦耐劳的精神让王秀辉成为继电检修行业的佼佼者,可她不满足于此,锐意创新,11次获得创新发明奖项。
  近些年随着水稻大面积种植,农田灌溉机械增多,特别是在灌溉旺季,机械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昼夜使用,造成灌溉电力系统电压不稳。电压不稳定,对于用电设备将造成潜在隐患,耗费电量不说,还影响其寿命。
  王秀辉开始睡不着觉了,她带领班组人员风尘仆仆赶到桦川县农田灌溉一线深入调查,了解大量现场数据。
  在掌握详实数据基础上,如何使电压实现自动调节成为破解问题的关键,王秀辉和团队人员陷入深深的思量中……
  突然一个思想迸发出火花,现有大型变压器上有自动调压控制器,能否将该装置改造后用于灌溉系统?
  说干就干,王秀辉急忙与外地生产厂家联系制作,经过数月磨合“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成套装置”最终完成制作并投入使用。
  装置的使用,解决了电网灌溉负荷无规律变化的特点,提高了电网调控自动化水平,改善提高了电网电压质量,降低了电网损耗。
  “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成套装置”只是王秀辉工作中勇于创新的一个例子。
  “有些创新完全可以不做,也没有人逼着你,你为何总想着不断超越自己?”记者不解地问。
  “25年过去了,我在工作中的好奇心始终没有变,遇到事情总喜欢问个为什么,这完全出于一种个人信念。我对自己的工作十分感兴趣,乐在其中,这也是我不断执着创新的动力源泉。”王秀辉说。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