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舞蹈精灵”王小燕:舞蹈是信仰 是生命

2016-08-05 17:04:47来源:大公网

打印 字号: T|T
  人物资料
  王小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舞协主席、长春市舞协主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吉林艺术学院东北民间舞蹈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艺德标兵、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拔尖人才、吉林省英才奖章获得者、吉林省资深专家。
王小燕参加“我们的中国梦”东西南北贺新春节目录制
  大公网7月27日长春讯(记者 徐月)在《大姑娘美》里,她凭借一双“会跳舞的眼睛”和精湛的舞技,将东北姑娘的直爽演绎得活灵活现,从此在关东大地的舞蹈界站稳脚跟;《红高粱模特队》里仅30秒左右的时间,她身着一身红艳艳的衣裙,一出场便技惊四座,演绎的“小辣椒”深入人心,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她是东北秧歌的代言人,将关东女人的坚韧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艺40多年,获得国内外奖项、赞誉无数,却从未间断过训练,从未离开过舞台。对她来说,舞蹈是信仰,是生命,有生之年都要为舞蹈事业尽最大的努力。她说,“能跳的时候就一直跳下去,不能跳了,就从事舞蹈创作研究和教育传承工作”。
  她是黑土地上的舞蹈精灵,更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她,是王小燕,让我们走近她的艺术人生。
王小燕和她的学生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灵感”“她的眼睛有一种穿透灵魂的魔力”,王小燕被誉为关东热土上的舞蹈精灵,“简直是把东北秧歌跳绝了”,她的每一次演出,都会收获无数的鲜花与掌声。王小燕从不否认她在舞蹈方面的灵性与悟性,从12岁开始学习舞蹈以来,便一路以优秀的成绩高歌猛进,毕业分配到吉林省歌舞团;第一次参加吉林省舞蹈大赛,便凭借作品《追鱼》摘得桂冠。
  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到拿到省内大赛的第一名,这一步,王小燕走了8年。
  团里优秀的前辈众多,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舞者,王小燕开始也没能避免“冷板凳”的命运。她只能咬牙苦练,同时坚信,只要自己实力够,终究会有大放光彩的一天--最早到练功房,近午夜才回去休息,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练得膝盖磨出血来,甚至脚踝骨骨折,腿脚打着石膏就在病床上做仰卧起坐……
  毅力、恒心、刻苦、钻研、勤奋,这些特质但凡缺了一样,都没办法成就如今的王小燕。
  王小燕对自己要求到近乎苛刻,最精湛的技艺,最饱满的情绪,甚至妆容都要一丝不苟,“连根头发丝儿都不能落下”,这是她对舞蹈的敬畏,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也正是出于对舞蹈的这份热爱,凭借这一份执着与坚守,王小燕得以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大放异彩,收获荣誉无数。作为一名舞者,她在40岁以后还获得了三个全国大奖,在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杯”大赛中,凭借舞剧《关东女人》,斩获最佳主演奖和舞蹈荷花奖,填补了吉林省12年来没有排演大型原创舞剧并在全国获奖的空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小燕说:“每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付出努力,是不会开出美丽的花儿的。如果说我真的比别人有运气,那应该是我的坚持最后都有了意义,我吃过的苦,最终都开了花儿。”
  直到现在,王小燕也一直没有离开舞台,每天坚持练功一个半小时,为了准备近期的首届全球吉商大会文艺演出,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节食、锻炼,要用最好的状态,呈现一场最完美的表演。
  40多年的岁月,近乎生命的一半路程,王小燕就这样深耕在舞蹈的广阔天地,用舞蹈诠释生命,用生命演绎舞蹈。对王小燕来说,跳舞,已经成为她的人生信仰。


“送欢乐下基层”走进和龙县光东村
  德艺双馨,德在艺先
  未见王小燕时,她的身份很容易让人产生敬畏:全国政协委员,人民艺术家……这种“高大上”的人设似乎充满距离感,彬彬有礼却又冷淡疏离,但刚一见面,这种刻板印象就会立即被打破。
  与王小燕相约采访的时候,她刚刚从一阵忙碌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嗓子有些微哑,刚一见面就热情地迎了上来,递上水果之后坐在那里亲亲热热地聊,讲到激动之处还会练练“把式”。
  其实她也常常被朋友说要“端着点儿艺术家的范儿”,她也曾尝试过,无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一会儿又恢复了一贯的亲切爽朗。
  王小燕说,文艺工作者最忌讳的,便是把自己的架子抬得太高。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 ,王小燕说,“作为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放下架子,用真诚和真情对待观众,走进他们的心坎儿里”。
  王小燕经常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她去过田间地头,也到过边防哨所,经历过北方雨雪天,赶上过南方阴冷时;她不在乎舞台是否简陋,不畏惧天气是否恶劣,勾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薄薄的演出服,一丝一毫不怠慢,力求呈现最完美的演出。
  王小燕说:“他们可能这一生就看我们这一次演出,我们要对得起他们的期待,对得起我们热爱的艺术。”
  每一次的演出都要认真,这也是她作为一名老同志,希望能够传授给年轻的文艺工作者的从艺理念。
  王小燕不仅是年轻人学艺上的严师,更是人生路上的明师。王小燕说,作为艺术上的先行者,更要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在她的作品中,也永远围绕着积极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不管是小姑娘的泼辣直爽,还是大女人的坚韧包容,她展现得淋漓尽致。
  德艺双馨,德在艺先。王小燕说:“从艺先做人,有德才有艺,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王小燕舞台照
  文化传承,重任在肩
  纵观王小燕近几年接受采访,都会聊到同一个话题:文化的传承。
  2012年,王小燕倡导举办东三省电视舞蹈大赛,让东北舞蹈文化充分融汇交流,开创了东北舞蹈界60年之先河。
  2013年,为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王小燕主张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普及“百姓健康舞”。她亲自下基层,深入社区、工厂、农村、学校等30多个地方,亲自传播教授“百姓健康舞”,4年时间培训教师学员2000多名,以星火燎原之势,带动了全省几十万人参与。王小燕表示,推广“百姓健康舞”不仅能让百姓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好,更有利于百姓身心健康的发展。目前“百姓健康舞”每年都会举办展演、大赛,参与者从11岁到80多岁……“
  王小燕还积极推动”舞蹈进校园“活动。她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偏远山区、贫苦地区,致力于农村地区文化脱贫工程,在当地开展舞蹈培训,培养师资力量,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王小燕说,舞蹈不是束之高阁的艺术,艺术家们更应该走进孩子们的生活,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对孩子们来说,这不仅是最好的艺术和美的启蒙,更是舞蹈艺术最完美的传承仪式。“
  今年6月份,王小燕的母校吉林艺术学院为她成立了王小燕舞蹈创作工作室,从舞台回归学校,传承东北秧歌的艺术与文化……
  与其说王小燕是东北秧歌的代言人,将关东文化带到了全国各地;不如说关东文化成就了王小燕,带给她荣誉与快乐。这片土地给了她滋养和孕育,是她表演创作的文化根基所在,王小燕对此心怀感恩。她希望能够将多年艺术生涯积累的经验和素材总结起来,继承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经验,将其集结成教材,传承、发展、创新东北秧歌和东北地域文化,打造吉林文化品牌。
  对王小燕来说,这既是她回馈社会、回报家乡养育之恩的方式,更是她作为一名人民艺术家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使命感催促我在有限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带出更多优秀学生,让文化在这里开花结果,绽放吉林舞蹈魅力。“王小燕说,”尤其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舞蹈已经成为我的精神支柱和人生动力,我应该为我的家乡、为舞蹈人才培养,为东北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做出我的新贡献“。
  即使这条文化传承的路辛苦且漫长,但“只要我们凝聚力量,坚持永不放弃,终会成就我们的梦想。”
王小燕演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