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70多年后王家兄妹重返红色出生地

2016-07-17 11:02:13来源:长江网

打印 字号: T|T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伴着这曲信天游《回延安》王家兄妹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沿着父辈的革命足迹一路走到了延安,对于王家兄妹来说,除了缅怀,多了一层特殊的意义。王安生、王莉莉、王继延相继在延安出生,时隔70多年重返红色出生地,兄妹三人的心头都有说不出的感慨。
    一进延安,兄妹三人就睁大了双眼关切地注视着车窗外的一草一木。1945年兄妹三人离开延安时,年纪尚小,只有稍大些的王安生对延安还有印象。经过延安宝塔山,王安生兴奋地叫起来,延安宝塔!他说,他小时候在延安保育院河边玩耍时,总能远远看到宝塔山。
    1936年10月,各路红军在陕北会师后,时任中央政治局青年部部长的王盛荣被派到红四方面军文工团协助整编工作。工作中,王盛荣认识了时任红四方面军文工团教导员的赵明珍。赵明珍是四川达县人,1932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刚随红四方面军走完长征。赵明珍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接触中,美好的爱情悄然降临在两个革命青年的心里。1937年,经组织批准,王盛荣和赵明珍结婚了。1938年12月25日,他们第一个孩子降生时遇上难产,王盛荣骑马飞奔找来了当时正在延安的外籍医生马海德。经过马海德的一番努力,孩子终于平安降生了。为纪念孩子平安出生在延安,王盛荣给孩子取名安生,他就是此行中的王安生。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关于马海德的电视剧时,王安生激动不已,他一集不差地“追”完了这部以恩人为主人公的电视剧。
    王安生的记忆中,他小时候上过的延安保育院就在延河边上。谢晋执导的电影《啊!摇篮》讲的就是1946年这所保育院在战事中撤离延安的故事。在王安生的坚持下,兄妹们在延河边找到了保育院旧址,王安生对这里有着太多的怀念。一排依山修建的窑洞,正是王安生幼年记忆中的“家”。旧址没有对外开放,兄妹们隔着门缝往里看。王安生欣喜地指着房内挂的几件小衣服说,那些就是我们冬天时穿的呢子外套,这些衣服都是当时的国际友人捐来的。
    回忆童年,无论想起的事儿再苦再难,王家三兄妹都有由衷的幸福感。因为他们一直都在为自己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而感到自豪。
    记者李红鹰
    王家兄妹在延安保育院旧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