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中原忠孝人物王相锋走进直播间

2016-07-03 15:05:47来源:

打印 字号: T|T
中原忠孝人物王相锋走进直播间
    (简讯:人常道“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对王相锋而言,忠于国家和孝敬双亲这两件事他都做到了,王相锋不仅为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还自强不息努力打拼,在事业上取得一番辉煌成绩!河南电台架车1066《一日一咖》栏目的优扬和老练带你一起走进王相锋,感受孝道传承下和谐家庭。
    作为公司高管的王相锋,他经常组织各界爱心企业家深入养老院进行慰问,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之中的家庭和个人。同时,他极力号召众多企业家参与公益事业,因为他的爱心和善举,他被惠济区民政局表彰为:“爱心慈善人物”和“最受欢迎的孝心人物奖”!
军旅让他在军营的熔炉中百炼成钢,受到了各级的一致好评
    艰苦的训练,给了我钢铁般的意志;严明的纪律,使我对生活拥有了许多执着的追求;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显得有些单调和枯燥的直线加方块的生活,让我养成了刚毅、勇敢和坚强。
    人们常说,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它能把年轻人这块矿石冶炼成钢铁,部队又是一所大学校,在那里可以学军事,学文化,学技能,可以学到人生成长的知识。部队里,我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体能训练,也受到了深刻的政治教育,使我从心里牢固地树立了,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激励我努力学习,苦练军事技能,为国尽忠,不辱使命,完成部队赋予我的各项任务。曾先后4次荣获新疆军区某旅“优秀新闻报道员”、5次荣获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荣立“三等功”,被新疆军区评为 “学习成才标兵”。

    忠心报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忠义和孝道在本质上我认为是一致的。忠是对国家来说的,孝是对家庭而言的。忠和孝的共同特征都是要求人性向善,要求实现社会正义。
    作为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叫尽孝;作为中华儿女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那就是尽忠。为国尽忠高于在家尽孝,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家风家训的优秀传统。
    把忠和孝联系在一起说,就是“忠心报国、孝敬父母”。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既要为国尽忠,也要为家尽孝,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中华亲情,孝行天下,让爱洒满人间
    说到现在的工作,说心里话,比较忙,我个人觉得忙一下充实,忙一些比较好!忙是一种责任,我因此也结识了很多朋友,结下很多善缘,我忙的快乐而满足!
记得2014年10月19日,我们一起组织了“中华亲情、孝行天下”万人公益论坛,这个活动对我影响非常大。单这一个活动,我们接受社会各界善款200多万元,现在回想那个时候,真的很充实。我们是没有工资的,一直连续忙了7个月。最后到场了7000多人,当时,我作为组织者的一员,站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舞台上的时候,我流泪了,那是感动的泪,那是激动的泪水!
    对于我的家庭,我觉得给我支持最大的是我的爱人,她很善良,也很勤快,她特别支持我做一些我想做的事情。
慈善不是钱,是心,爱心是世界最美好的
    王相锋始终认为,做慈善不一定非要有多少物质捐赠,做慈善的本质是奉献“爱心”。
    提起“慈善”,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捐钱。不少人认为,慈善只是有钱人的事,跟自己这种平民百姓没多大关系,所以从不关注慈善事业。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其实,当一个人快要渴死的时候,你奉上一碗白水,就是最大的慈善;当一个人饿得昏过去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稀粥,就是最大的慈善。当一个人心中的痛苦难以排解的时候,你给他真诚善意的劝慰,这也是慈善。所以,我认为,不管你是富翁还是普通人,只要你有一颗爱心,你就可以做慈善。
    做慈善,当然可以捐出巨款,但更多的是千千万万人奉献出来的并不多么显赫的爱心。
    我想起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2007年的一天,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举行了一场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的慈善晚宴。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有一位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瓷罐也来了。保安拦住了这一老一小不让他们进去。老人说:“这个小女孩要把储钱罐里的所有钱捐给非洲的孩子们。”那个保安还是说:“今天来参加的都是大人物,这场合不太适合你们进去。” 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突然问:“叔叔,慈善不是钱,是心,对吗?”。小女孩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这时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过来了,说:“孩子,你说得对,慈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于是,安南把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这样一句话:“慈善不是钱,是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颗善良的心,谁都可以参与到慈善中来,慈善不一定是有钱人的专利。
    所以,我希望慈善能从每一个人做起,从当下做起。有钱的人可以从物质上作支持;没有钱的人,哪怕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真心的祝福,也都是爱心的一种体现。
办实事让爱老、敬老的道德火炬世代传递,永不停歇
    王相锋一般联合企业家给敬老院送一些棉衣、棉被、食用油、水果、牛奶等等一些东西。去年的农历小年,我们组织“孝心饺子、温暖全城”大型公益活动,一起来到郑州市经开区祥云寺村,去看望那里的40余名孤寡老人,残疾老人,陪他们拉家常,给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饺子、棉被、棉大衣等送到老人们的家中。
    同时,我也真诚的希望社会各界能为老年人办一些锦上添花的好事,多做些雪中送炭的实事,在全社会营造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点燃爱老、敬老的传统激情,让爱老、敬老的道德火炬世代传递,永不停歇!
孝心,是发自我的内心深处的,公益是更伟大的爱心!
    我坚持去敬老院做关爱老人的公益活动,最主要的动力还是来源于那个“孝”字。
   在家里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是孝心,是我的本份。但我觉得仅仅满足于在家里孝敬自己的父母,还是很不够的,我要把这种家孝扩展到社会上,要对那些缺少子女关爱的孤寡老人尽一份孝心,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孝文化的更深层的东西,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像关爱自己的父母那样,关爱所有需要关爱的老人,这是更大的孝。
这种孝心,是发自我的内心深处的,是我坚持到敬老院从事公益活动的动力源泉。
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朝气,让美好形成日积月累。
    干工作也好,做公益活动也好,身上的活力,主要的还是在部队那五年的军旅生活培养和奠定出来的。
在部队,只要是上级赋予的任务,就必须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不能讲价钱,也不能讲条件,有了困难,想办法去克服,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所以,每当面临一项任务的时候,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活力,要充满激情。就这样,日积月累,逐渐就养成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朝气,对工作总是充满了活力。
    同时,活力也来源于热爱。退伍后进入到了旅游行业,由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心中的活力依然不减。对做公益活动也是这样,心中也是充满了热爱,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所以总是活力满满。
   关于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我的体会是,要锻炼组织能力,首先要有责任心,要有千方百计把队伍带好,把工作干好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有了事业心,就会积极主动地动脑筋,去谋划,去实践,去探索,去总结。这样一来,日积月累,组织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了。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路上”,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对于我来说,永远“在路上”!

   每一份荣誉,既是对我过去的肯定,但更是对我未来的期望。我确实感到自己的责任更重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重担当然是一种压力,但是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鞭策和鼓舞。
    其实,在我自己看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而社会却给了我许多的荣誉。所有的荣誉都说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社会所需要的,有需要就说明还必须继续去做。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对于我来说,永远“在路上”!
    结语: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让爱心走向社会。” 这是王相锋传播爱心的宗旨。2014年10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华亲情、孝行天下”万人公益论坛,他被大家称赞为:最具年轻的爱心公益大师!
    谈起他的家庭,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不仅是因为他曾经当过兵,更主要的是他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敬业爱岗,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忠厚做人,热心助人事的王相锋。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