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利 每名孩子都是一颗无与伦比的“钻石”

■ 校长简历
王文利 199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009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攻读教育管理硕士学位。历任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团委书记、教务主任、校长助理(主管科研、信息技术、教务工作)、教学副校长。2010年任北京市第七中学校长。曾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专业技术骨干”,主持中央教科所“十五”省部级重点课题《中学开放式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著有《行走——一位青年教育工作者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发表论文多篇,数十篇论文获得国家、市区级奖励。
如果我们把学生看成是一颗钻石,那么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搭建多元发展平台,让每一颗钻石都发出耀眼的光芒。所以我们对教师提出,如果您能把一般的学生教成优秀的学生,那您是优秀的老师;如果您能够把问题学生教成优秀的学生,那您是一位真正的教师。——王文利
新学生观让孩子重拾内心的自信
2010年前,王文利一直在北京市示范高中校——西城外国语学校工作,2010年1月调任到北京市第七中学。刚到这所普通中学时,一些学生不自信的消极态度让王文利很是心疼,“站在校门口,看着进出校门的学生,他们的体态语言告诉你——他非常不自信。”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文利开始寻找原因。她发现,自己的学生在小升初、初升高等一系列选拔考试中并不是胜利者,“所有的事实都在告诉这些学生——你不如别人。”
为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在2010年寒假的开学典礼上,王文利首先提出了“每一名学生都是一颗无与伦比的钻石”的学生观。王文利认为,选拔性考试对学生智能的考核毕竟是有限的,而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个别差异性,一些学生在选拔过程中暂时落后,并不意味着他们未来一定不是人才,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永远落后。
通过“扬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发现学生的长处?就是通过课程,搭建多元展示与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慢慢通过‘扬长’达到最终促进其全方面发展的目的。”王文利说。
从2010年开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北京七中先后开设了层次丰富、内容多元的开放课程,并组建了话剧、小型管乐、舞蹈、书法、漫画等学生社团。2013年,又开始尝试“开放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以6人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堂互动学习、课下互助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014年,学校又借助信息技术开发了在线学习平台,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2010年进入北京七中的小陈,学习水平欠佳却对演戏和编剧情有独钟。学校发现他这个特长后,特地让他担任了2011年学校校庆的主持人。2011年,小陈跟戏剧社的同学一举夺得北京市中学艺术节戏剧类比赛一等奖。2013年,小陈如愿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他在18岁成人仪式那天晚上给王文利发短信说:无论将来我获得任何奖项,我都会在奖项前郑重写下“北京七中”。
为每名学生搭建适合其自身成长的平台
2014届一位毕业生家长的感谢信说,孩子刚进北京七中时还是个考不上高中的旁听生,三年后,却以587分的成绩考进了首都师范大学,“他的变化和成绩是我以前所不敢想的。”
王文利说,这个学生的转折点是在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表彰会上,“他获得了挑战自我奖,我亲自向他颁奖并鼓励他‘革命尚未成功,后续仍需努力’。孩子获奖后非常高兴,从那天开始,他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业水平也持续提升”。
“教师必须用欣赏的眼光平等地看待每一名孩子,让孩子发现自身的长处,进而激发孩子们学习与发展的欲望。”王文利说,孩子只要走进七中的校门,无论学业基础如何,学校都要为其搭建适合自身成长的平台,使学生在行为习惯、心理品质、身体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获得发展。
为此,在实施国家必修课程时,学校在初中采取“低起点、小步走、多活动、快节奏、勤反馈”的分层教学策略,高中实行以学案导学、分层走班制等为突破点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力图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习困难的学生跳起来吃得上”。
■ 校长访谈
希望学生儒雅、会选择、敢担当
新京报:刚到北京七中时,为什么首先不是抓学生成绩,而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王文利:我认为每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教育应该适应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为其提供适合的发展路径,这才是最重要的。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包括学业水平的提高。
新京报: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王文利: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放在第一位。在人格健全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儒雅宽厚、会选择、敢担当,具备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