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百姓:一个不能出错的人

2016-04-28 11:54:40来源:平安中原

打印 字号: T|T
  二十年穿越生死线
有人做过统计,1987年以来,王百姓亲手排除的1.5万多枚战争时代遗留炸弹、爆炸装置及100多眼爆破作业遗留哑炮,足以装满5车皮。多数废旧炸弹,或发现于闹市区,或发现于居民区,弹体严重锈蚀,不易分离,引信底火外露,排除难度极大。1.5万余枚,只要其中一枚发生爆炸,王百姓就“壮烈”了!
2003年12月13日,铁路施工人员在对京广线安阳纱厂铁路大桥进行维护施工时,发现了三枚长1.3米、直径0.45米、重450公斤的重磅航空炸弹。
由于航弹紧靠桥墩,排除难度较大。王百姓奉命赶赴现场,经过对现场认真勘查,认定这是日本侵华时投下的航弹,头部尾部引信完好,特别是尾部引信暴露在外面20多厘米,摇摆不定,时刻都有爆炸危险。王百姓制订了排爆方案,并下到3米深的基坑里亲自排除。
由于是定点排除,铁路桥上火车停运,时间要求较紧,使排除工作难上加难。王百姓回忆说:“当时每操作一步,我都要俯下身去听一下炸弹内有无异常响动,简直是在死神眼皮底下完成的。”
经过30分钟的紧张工作,航弹较大,无法原地引爆,必须运到40公里以外的安全地带引爆。为防止车辆颠簸,他就在车上装上沙土,把航弹放在沙土上,并坐在运弹车上,用听诊器探测炸弹内部的变化,一旦有了情况就通知司机跳车。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的举动惊呆了,沿途负责警卫的上百名军人和公安民警含着眼泪纷纷向他敬礼。
王百姓高超的排爆技术引起兄弟省份的关注。2002年7月30日,河北省磁县南漳河桥墩东侧发现一枚巨型炸弹。该炸弹西侧23米处铺有重要通信电缆,南侧一公里处是安阳县的高穴村,西北700米处是磁县上七垣村,东北900米处是下七垣村。由于弹体锈蚀非常严重,在外力作用下极易爆炸。河北公安机关请了许多排爆人员都无能为力,当地政府只好雇了两名村民在附近搭起窝棚日夜看护,一看就是两年。
  2006年3月中旬,河北省公安厅紧急向河南省公安厅求援,点名要求王百姓前往排除。接到命令的当天,王百姓轻装简从赶往磁县。现场巨大的“对手”让王百姓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一枚抗战时期日本战机投放的一种特大号航空炸弹,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受潮后炸药与炸弹金属内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晶状体的苦味酸盐,而苦味酸盐的撞击感度很高,根本不能实施异地销毁。另外,根据经验,王百姓向河北公安机关提出此类航弹可能灌有芥子气毒气,爆炸时若毒气泄漏,对周围村民将造成极大伤害。
此言一出,在场人员顿时紧张起来,但王百姓还是拿出了销毁方案。随后,现场人员运来上百立方米的沙土,在炸弹周围堆放起防爆土堤。为确保成功销毁同时避免销毁炸弹对周围村庄和光缆形成不必要的损害,王百姓精确计算炸药用量,亲手把20公斤炸药捆绑在弹体上,并设置3条引爆线路以6枚电雷管引爆,之后又亲自将灌装有高浓度漂白粉溶液的水袋堆放在航弹周围。随着“点火”命令发出,一声巨响,一团蘑菇云直冲云霄。当王百姓冒着硝烟跑到销毁现场,向在场的领导报告航弹已被成功销毁且未出现毒化现象,而近距离的光缆和村民房屋均毫发无损时,现场一片欢呼。
    屡破大案立奇功
    2001年3月16日,河北石家庄市发生了一起建国以来最大的爆炸案,死108人,伤54人。案发3个小时,王百姓接到公安部紧急通知:火速赶赴石家庄!
   中午12时,王百姓赶到案发现场。经过紧张勘测,由王百姓执笔,对炸药种类、装置类型、炸点位置等一一进行了分析,专家组很快得出结论:这5个爆炸现场,炸药包装一致,点火方法一致,作案手段一致,作案时间相近,系一人或一伙人所为,完全可并案侦查。
  侦破方向迅速确定,刑侦人员经过分析很快发现,只有靳如超一人和这5个炸点同时都有关系。案发仅8个多小时,对靳如超的通缉令就迅速发往全国。7天之后,靳如超在广西落入法网。
2001年3月6日,江西省万载县芳林小学发生了一起恶性爆炸,当场炸死42人,炸伤27人,震惊全国。公安部两次派专家调查组进行勘验和侦查,认定是本村村民李某所为。
  为慎重起见,公安部又第三次派出专家组前去调查,这次调查组里有两名专家,一个就是王百姓,另一个则是上次曾参与调查的同志。到现场后,王百姓认真勘查了现场,对案情有了基本的判断。然而在对爆炸事件的定性上,王百姓还是感到太沉重了,他深深知道,一旦他的判断公布,将会有许多人处境十分难堪。而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必须尊重事实,不能掺杂一点私心杂念。
    随后,王百姓对原来的结论提出了12个疑点,在场的同志大为震惊。公安部带队领导郑重地问王百姓:“老王,你有没有把握?”王百姓斩钉截铁地说:“错不了,这个事我可以拍胸脯。”事实最后证明,这不是一起人为的破坏案件,而是一起安全生产爆炸事故。至此,公安部的专案调查最终画上了句号。
    心系万家保平安
河南省是一个烟花爆竹生产消费大省,全省生产烟花爆竹的正规厂家有285个,私人作坊达到14702个。长期以来,由于工艺落后及生产者不懂安全常识违规操作等,爆炸事故经常发生。
  漯河市郾城区是一个生产烟花爆竹比较集中的地区,1991年前,爆竹爆炸引起的死伤事故不断,3年内有55名炮农死于爆炸事故。王百姓为此专程来到郾城授课。一把雨伞,一双胶鞋,一个挎包,伴随他走村入户。他把安全知识一点一点地讲授给老百姓,一讲就是44天。许多农民听后如梦初醒。一位因爆炸事故失去两位亲人的老者眼含热泪对王百姓说:“谢谢你,你如果早来两年,我儿子也许不会死了……”此后近十年,郾城再未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
2003年10月,黄河兰考段35号坝决堤,给兰考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省政府点名王百姓负责黄河兰考段切滩导流爆破。
  这次炸滩任务用药量之大,搬运任务之重,所处环境之恶劣,十分罕见。王百姓迅速制订河滩爆破方案,并于当晚组织并连夜筹备炸药及起爆器材。切滩分流共组运爆破器材12批,每次都由王百姓接收押运。10月11日炸药刚运到东坝头,适逢下雨,黄河风大浪急,炸药无法装船启运,王百姓在夜间顶风冒雨看守炸药,连续坚守72个小时。10月27日炸药到达东坝头时,黄河已封船,装到船上的炸药无法运往15公里以外的爆破地点。王百姓在船上将炸药箱垒成一个挡风墙,坐在炸药上看守。因炸药与雷管不能同船运送,只好用冲锋舟运输,当运送雷管的冲锋舟遇到风浪时,为减少震动,王百姓竟将成箱雷管抱在怀里。
    这次抢险共组织200余次爆破,装药个数3000余个,其中组织大型爆破三次,开创了爆破史上的奇迹。在黄河滩上实施大型装药的二次爆破方法实施分流,在治黄历史上是第一次,也为今后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范例。

    “胆大”是因为“艺高”
    要想在每次工作中都敢“拍胸脯”,就必须不断学习。王百姓在已掌握爆炸物品知识的基础上,倾注了大量精力,在炮弹、炸弹销毁方面,他一改以前那种传统的将炸药层层放置的方法,摸索出深挖坑,用炸药引爆上面的炸药,而后使炮弹、炸弹相互引爆的方法。这种方法既销得经济彻底,又防止了弹片飞散。
  1994年4月,王百姓参加中美防爆技术访问团,代表中方在洛杉矶提出了“猛炸药在爆炸瞬间不能引燃汽油等可燃体”的新理论。许多美国同行当时听后直摇头,而王百姓不慌不忙做了多次引爆实验,每次都获得成功,美国同行不得不对中国防爆界刮目相看。
    2006年6月6日,三峡围堰的“天下第一爆”震惊世界,王百姓作为全国公安系统唯一的爆破专家,为围堰的成功爆破付出了努力。
有人说,谁都可以出错,唯独王百姓不能。每次排爆过程中,王百姓都要仔细考虑每个细节,因为一点的疏忽大意,就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王百姓常说:“生命对谁都是只有一次,因为我是一名警察,既然干这个了,就要承担起社会治安稳定的义务和责任。”
相关文章